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材料二 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佣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

材料三 由于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限制,田庄主不可避免地会对田庄内的宾客、徒附和奴隶进行剥削。同时,由于田庄作为一个综合经营的实体能够“闭门成市”,自给自足,使得它带有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倾向性。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私人武装的田庄,在国家控制无力时,田庄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成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如《后汉书·酷吏·李章传》记载:“赵、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赵纲遂于县界起坞壁,缮甲兵,为在所害。”汉末董卓在郿筑坞,高厚七丈,周围一里一百步“积谷为三十年储”,号曰“万岁坞”。“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缋毂纨素奇玩,积如丘山。”董卓认为有了郿坞,“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董卓传》)。再者东汉时期的豪族在田庄中隐瞒大量田产和劳动农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大部分不是作为赋税纳入国库,而是作为地租被田庄主所攫取,影响国家的经济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东汉中央集权的经济力量,“使得东汉封建经济的发展不是像西汉那样表现为封建国家的强大,而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贫弱和政治的不稳定”。

——杜庆余《论汉代田庄的历史地位》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与材料三体现的经济现象有什么关系?
(2)根据材料三概括田庄经济的危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表中记载表明屯田
《汉书·西域传下·渠犁》“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
《资治通鉴》曹操接受枣袛“建置屯田”的建议,“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
《隋书·列传第二十八》隋代在河源郡境实行屯田,“新开边境,诸羌怀附,贡赋岁入”,社会安定。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B.推动了边境地区农业发展
C.促进了中原人口向外迁移D.有利于缓和社会主要矛盾
2021-05-08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管子》中对“履亩而税”有简略的记载,它是指从西周后期到商鞅变法为止,以实行井田制形式下的租税改革,视土地的美恶及年岁的丰歉而征收田税。依此可见“履亩而税”
A.推动了铁器和牛耕的出现B.标志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C.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调整D.有利于新生产方式的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