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唐朝两税法实施以后,“主户”和“客户”的区别,系指是否土著。到宋朝,政府把全国人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两类,其主要区别是是否缴纳税赋。唐宋主客户的变化
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B.反映了租佃关系的发展
C.制约了商品交换行为D.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会要辑稿》中载:“今后人户典卖田产,若契内不开顷亩、间架、四邻所至、税租役钱,立契业主、邻人、牙保、写契人书字,并依违法典卖田宅断罪。”这一规定
A.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B.限制了官绅豪强土地兼并
C.激化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D.标志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朝在立国之初就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进一步加速了土地转移的频率。与上述变化相适应,宋代农村
A.草市迅速发展B.租佃关系兴盛C.小农经济瓦解D.自耕小农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明初,佃农有永久耕作权,“如不愿耕,将原田送还业主”。明中后期,永佃农将“田面权”(土地的经营、使用权)“私相授受”。取得田面权的佃农,在法律和实际生活中,与田主“平等相称”。这主要是因为
A.政府保护永佃农的利益B.社会阶层的流动
C.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衰落D.商品经济的冲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清时期,包租制的租佃关系取得了支配地位。地租数额固定,主佃双方恪守“丰歉两无加减”的约定,佃户甚至逐渐获得了永久耕佃即“永佃”的权利。他们还要求获得转让所佃耕土地的权利,形成了事实上的“一田二主”甚至“一田多主”现象。这
A.强化了佃农人身依附关系B.巩固了封建的小农经济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D.改变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2021-08-03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北宋建立以来,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随着土地兼并产生了大量的无地农民,但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流民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当时农村
A.土地国有制的存在B.租佃关系的发展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手工工场的出现
2021-07-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律规定,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材料表明宋代
A.农民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立法保护地主土地所有权
C.租佃关系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D.地主和佃户存在依存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明清时期,在永佃制的租佃关系下,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则可依约退回、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现象反映了明清时期
A.佃农经济的独立B.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C.人地矛盾的激化D.佃农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
2021-07-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明清时期,永佃制日益朝制度化发展。拥有永佃权的佃农对所佃租的土地具有永久使用或耕作的权利,如福建古田的佃农“私将田根售卖”,田主“不得过问”。据此可知,当时
A.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改变.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农民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D.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
2021-07-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乾隆四年(1739年)两江总督那苏图奏报说,“自居已屋,自备牛种,不过借业主之块土而耕之”,“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即或退佃,尽可别图。故其视业主也轻,而业主亦不能甚加凌虐”。这说明
A.新生产关系的出现B.土地兼并严重
C.佃农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佃农的政治地位提高
2021-07-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