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均田制是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它是在北方土地特别荒芜、自耕农特别稀少的情况下产生的特殊的土地制度。与均田制相关的赋税制度是(     
A.两税法B.庄园制C.租调制D.初税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022-06-25更新 | 262次组卷 | 57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田界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2021-12-27更新 | 292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B卷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安史之乱以前,各边镇屯田、营田,所有权概属封建国家,收成必须全部申报中央。安史之乱以后,土地的所有权,连同经营、管理、分配的权力,全部落入地方长官的手里,出现了“将士无战守之劳,有耕市之利”的状况。这些变化
A.标志着唐王朝由盛转衰B.表明唐朝均田制走向瓦解
C.为藩镇割据奠定物质基础D.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2021-02-25更新 | 410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恩格斯说:“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手工业发展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020-10-21更新 | 6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2015学年黑龙江鹤岗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苏轼认为废井田
A.促使土地数量增加
B.有效遏制土地兼并
C.有利社会合理分工
D.加大社会贫富差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宫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
A.税制发生重大调整B.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C.自耕小农发展壮大D.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2020-07-18更新 | 88次组卷 | 38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领队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郭沫若认为:《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只有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事实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土地国有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0-06-15更新 | 185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