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均田制是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它是在北方土地特别荒芜、自耕农特别稀少的情况下产生的特殊的土地制度。与均田制相关的赋税制度是(     
A.两税法B.庄园制C.租调制D.初税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建立之初,“均给天下民田”,达到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唐中叶以后,“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人从私契”成了土地转移、让渡的基本方式与基本原则。唐朝经济领域的这一转变(     
A.有利于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B.表明政府开始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C.迫使政府不得不对政策进行调整D.表明藩镇割据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022-06-25更新 | 262次组卷 | 5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魏始行的均田制一直推行至唐朝中叶。均田制以土地国有、计口授田为原则,摧毁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济,使一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均田制的推行
A.抑制了土地买卖与兼并之风B.有利于推动选官制度转型
C.铲除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朝户籍有主、客户之分,但主、客户的身份不是绝对不变的,客户一旦拥有土地就能够上升为主户,主户若完全丧失土地便降为客户。此外,主户又分为五个等级,上等户与下等户时有变动。归根结底这是由于
A.宋代各阶层流动性增强B.客户摆脱了被剥削地位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6 . 宋代主要根据对土地占有情况,将全国居民分为主户与客户两大类,主户是指拥有土地并承担国家赋税的人,客户是没有土地,也不直接承担赋税的人。宋代的主户客户制度(     
A.表明宋朝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B.有利于租佃关系的发展
C.使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增强D.有利于社会的阶层流动
2021-11-18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左传》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导致此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坐大B.王室衰微C.分封制瓦解D.经济领域变革
8 . 东汉庄园经济的生产经营内容,从考古资料中能证明的有农业中的谷物栽培、池塘养殖、畜牧养禽、蚕桑果木;手工业中的纺织、采矿、冶炼、制盐、农具、车辆、陶器制造、粮食加工、酿造等。据此可知,东汉庄园
A.生产具有自给自足性B.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C.内部商品交换频繁D.抑制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安史之乱以前,各边镇屯田、营田,所有权概属封建国家,收成必须全部申报中央。安史之乱以后,土地的所有权,连同经营、管理、分配的权力,全部落入地方长官的手里,出现了“将士无战守之劳,有耕市之利”的状况。这些变化
A.标志着唐王朝由盛转衰B.表明唐朝均田制走向瓦解
C.为藩镇割据奠定物质基础D.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2021-02-25更新 | 410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都按田亩实税。其主要历史影响是(   )
A.加速速土地私有化发展B.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C.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D.加剧地方割据混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