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国家纷纷发行主要用于海外探险和殖民战争的公债券,使充当政府和人民之间中介人的金融家大发横财,大部分公债落入包税者、商人和工场主手中。公债券的发行(       
A.完成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B.壮大了欧洲的庄园经济
C.助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了工厂制度的形成
2023-04-04更新 | 838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两个关于北美奴隶制的法律实践的记录如下表
11640年,弗吉尼亚三名契约劳工移民一起逃离种植园被捕,其中的两名欧洲白人被判延长劳役,黑人约翰·庞奇被判终身为奴。
21653年,弗吉尼亚黑人契约劳工移民约翰·卡索起诉黑人雇主,以契约到期为由拒绝继续服务。但因未能出示契约原件,历经多轮诉讼,最终于1655年被判终身为奴。
据表可知
A.当地司法背离普通法传统B.北美劳动奴役的起始时间
C.黑人的人权意识逐渐觉醒D.劳力需求刺激奴隶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18世纪,西班牙禁止外商参与西属美洲贸易,严禁将非西班牙产品直接运进西属美洲。西班牙和西属美洲殖民地之间贸易则实行“双船队制”,即每年由指定的两支商船队负责对美洲的贸易,船队按规定时间和路线往返美洲。这表明西班牙(     
A.垄断了美洲对外贸易B.推行了重商主义政策
C.阻断了拉美殖民竞争D.控制了全球贸易网络
2023-02-03更新 | 26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研究者发现,16世纪20年代以前,墨西哥地区的真实工资(注: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水平很低。但在16世纪20年代之后,真实工资开始上升,并在17世纪中期上升至收入与最低生活开支大致相当的水平。这一转变主要是源于(     
A.墨西哥银矿的发现与开采B.西欧的早期资本主义扩张
C.拉美地区原工业化的发展D.商业革命推动了外贸繁荣
2023-01-08更新 | 1627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
年份欧洲美洲非洲
1650年18.3%2.4%18.3%
1750年19.2%1.6%13.1%
据此推知(     
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2022-10-14更新 | 681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7世纪以来,来华的欧洲人热衷于收集东方植物的种子或药材法国传教士巴多明,在与巴黎科学院的通信中介绍了中国的三七、当归、人参等,并寄回了制作阿胶的原料,以供医生和博物学家研究。这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东方知识丰富了欧洲医学研究
C.宗教成为东西方交流的载体D.欧洲国家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2022-08-31更新 | 69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精创预测卷(广东专版)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多数属于(       
A.西班牙、葡萄牙B.英国、荷兰C.西班牙、荷兰D.英国、法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主阶级衰落
2022-07-30更新 | 105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主人公鲁滨孙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因缺少劳动力而去非洲,途中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岛上生存下来并“过得很富裕”,整个小岛成为他的个人财产。鲁滨孙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B.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
C.近代西欧的殖民扩张D.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主要内容

棉花第一帝国

棉花具有不耐严寒、不耐酷暑的特性,印度的自然气候适合棉花生长,而英国则无法种植棉花,很长一段时间,印度通过加工棉花、进行销售来增加国家的财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通过强大的武力对印度、美洲等原产地的棉花进行掠夺,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主导的棉花贸易帝国。

棉花第二帝国

这一阶段印度棉花开始自己走进欧洲,没有欧洲列强作为中间商。前期,欧洲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禁止进口印度棉花;中期,欧洲各国通过在农村开设工厂,聘用童工和妇女来解决劳动力问题,通过在美洲建立棉花种植园来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派遣工业间谍窃取印度棉纺织技术,通过这些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棉花制造帝国应运而生。

——整理自[美]斯文·贝克特的《棉花帝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7-27更新 | 33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