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角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把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长达300多年的“三角贸易”。这一现象
A.是工业文明扩张的产物
B.破坏了多元文明格局
C.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D.瓦解了西欧封建制度
2018-12-08更新 | 696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8-2019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就在定居新领土的人口来说,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就是从非洲向美洲运送黑奴。自中世纪以来,这种奴隶制就从未完全消失。自17世纪末以来,很多国家还为此颁发特许权。这说明
A.自由贸易遭到了逆转
B.殖民扩张引发了劳动力问题
C.非洲经济出现了转型
D.奴隶制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一些中国史研究者尝试以这种视野审视中国历史,撰写了《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等著作。下列史实中,最能印证材料这种“视野”的是
A.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B.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018-09-22更新 | 19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淮南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它是18世纪盈利最多的商业活动之一。其经济代价在于,从欧洲进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破坏了当地的原始产业,令无数家庭沦为赤贫。它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人口荒芜的情况……”上述评价主要是针对
A.世界市场的扩大对欧洲的影响
B.殖民掠夺对印第安人的影响
C.奴隶贸易对非洲的影响
D.殖民扩张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在欧亚大陆一地区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到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批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巨大,因为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后来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销售。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所以他们进口各类必需品,如谷物、鱼、布匹和金属制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早在漫长的16世纪,“世界市场”就已经形成了,正是这个世界市场,构成了19世纪才出现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础。或者说,以生产和交换市场扩大为动力的“世界经济”,是随后产生的那个西方以“资本积累”和军事暴力所驱动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前提。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三角贸易产生的历史背景,指出美洲、非洲、亚洲、西欧在新的世界性经济关系中的分工。

(2)依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的发展途径。当代发展中国家能否重走这一途径?为什么?

2018-05-22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7世纪,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和金银矿的开发,欧洲国家确立了“非洲服务于美洲的总政策”。材料中所说的“总政策”体现为
A.向美洲倾销廉价商品
B.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
C.引进非洲农作物品种
D.向美洲提供生产设备
2018-05-02更新 | 352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美国研究词典》对某种贸易形式作了如下的解释:“北美殖民地时期一种贸易形式,又称“绕圈子”贸易。旨在保持与宗主国英国的萌芽平衡和满足本身的经济需要。出现于17世纪40年代,繁荣于18世纪中期.美国独立后逐渐消失。”该贸易形式
A.宗藩贸易
B.三角贸易
C.朝贡贸易
D.自由贸易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你已经看到,从五十个世纪以前的古代开始,尼罗河河谷的居民开始有了书面记载的历史以后,文明是怎样以奇特的方式进行的。从尼罗河走到了关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的土地,然后是转向克里特岛、希腊和罗马。地中海,一个内陆海成为了贸易中心,而地中海沿岸城市是艺术、科学、哲学和知识的发源地。到16世纪,它再一次向西迁移,并使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根据房龙《人类的故事》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说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地球的主宰”的表现,并概括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2018-04-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一中、阜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殖民地的掠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角贸易”是指欧洲的奴隶贩子把一些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在那里交换黑奴、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然后装上原棉、烟草等货物,运回欧洲。运回的象牙和黄金又同东方各国交换茶、丝等商品……运输奴隶航行一次的纯收入,经常能达到投资的10倍以上……1783至1793年的10年间,仅利物浦的船只就贩运了900趟奴隶,净赚1200万英镑。

材料二   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1)据材料一回答“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
(2)材料二中,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评价突出强调了哪一方面的作用?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对殖民主义作何评价?
2018-03-15更新 | 641次组卷 | 16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测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1500年以后欧洲商队路线图

材料三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初-18世纪中期欧洲的海外贸易中心和贸易方式。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