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5 道试题
1 . 如图是1870年与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1870年1913年
A.工业革命在全球的扩展B.世界殖民体系的衰落
C.英法本土工业日益萎缩D.美英之间的矛盾加剧
2 . 如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

①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赶超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
③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④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拉,新闻通过环绕全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可能出现于
A.“蒸汽时代”B.宗教改革时期
C.“电气时代”D.文艺复兴时期
2022-03-03更新 | 263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新教材)试题

4 . 史料一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吨)


史料二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时间1850年1870年1890年1900年1913年
指数9204159100

(1)探究: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史料三 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 30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2)探究: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9世纪茶文化在英国盛行的原因。

史料四 民国成立后,要求废除满式的官服顶戴,以新礼服代替旧式官服,不分级别高低,凡任职的官员,一概统一着装。上海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商埠,国际移民的大量涌入,使上海与国际的联系愈发密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近代上海的服饰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现象,很多服饰直接采用西方样式,以上海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一批主要从事西式服装制作的裁缝产生了,有的则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样式并加以改进。

——摘编自竺小恩《中国近代服饰与古代服饰变革之比较》


(3)探究: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服饰变革的原因及影响。
2023-02-06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5 . 1919—1929年,美国工矿界公司由8000家合并为1268家,有49家大公司(每家资本都在5000万美元以上),通过股票的控制或财产的购买等方式,同其他大公司合并。这表明美国
A.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B.自由主义政策的破产
C.资本垄断化程度提高D.生产社会化程度更高
2022-05-15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江苏专版)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下表数据可以说明美国这一时期
美国主要大公司的形成
部门公司并购发生年份并购公司数目被并购产量占总产量比例(%)
烟草美国烟草1890-190415090
橡胶美国橡胶18921250
石油冶炼美孚石油188040084
打字机联合打字机1892575
糖业美国炼糖18935570~90

A.恶性竞争破坏了企业公平经营B.轻工业中的垄断现象相对较多
C.政府放弃自由放任的经营理念D.科技革命促进了资本高度集中
2022-02-27更新 | 242次组卷 | 7卷引用:易错点08 近代世界的经济-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00年前后,英格兰每年的煤炭产量大约是250万吨。英国的经济能比荷兰更长久、更持续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英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并且较早、较大规模地进行开发利用。随着英国人口增长,到16世纪晚期,可供做燃料的森林面积缩减,英国面临一场能源危机。1640~1649年间木材价格比1450~1459年间上涨了约5倍。英国在18世纪靠大批开发煤炭这种能源储备摆脱了木材短缺的困境。煤的使用逐渐从单纯提供热能向主要提供机械能转变。

——摘编自舒小昀《工业革命:从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的转变》

材料二   能源转型示意图


——摘编自张宁等《国内外能源转型比较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际能源转型的规律特征。
2022-03-16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为德国学者库软斯基整理的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单位:%)。这些数据最能说明当时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

22

8

13*

10

-

1913

15

11

13

8

4

注:为1872年数据。
A.世界殖民霸主的转移B.欧美工业革命的完成
C.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D.贸易格局变化的趋向
9 . 19世纪70年代,企业内部研究开发实验室在德国广泛推广,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大学和研究机构协同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之后美日等国纷纷效仿。这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建立B.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C.德国是工业革命的中心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0 . 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者职业变化情况表。

工业革命

人物

哈格里夫斯

怀特

克隆普敦

瓦特

职业

纺织工

木匠

纺织工人

修理工

第二次

工业革命

人物

诺贝尔

西门子

法拉第

爱迪生

职业

化学家

物理学家

物理学家

发明家

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水平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