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5 道试题
1 .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在各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影响到“全球人类共同体的面貌”是指
A.落后国家全部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B.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取代自然经济
C.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D.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2 . 《唐顿庄园》以1910年代的英国为背景,书中的女主人公反对性别歧视和男女不平等,鼓励女性工作,追求没有阶级限制的真知,勇敢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这实质上反映出(     
A.社会观念的变化B.工业文明的推进C.民众素质的提高D.社会阶层的淡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刘以林《通信技术》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及相互联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
5 . 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实行了金本位制。一战爆发后,为满足战争需要,各国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金本位制随之告终。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可见
A.纸币的发行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崩溃B.货币体系的变化促进社会的转型
C.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反映大国兴衰D.世界大战决定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6 . 在19世纪末,在钢铁行业和多数新兴工业里,出现了许多横向整合的“新联盟体”,以降低生产成本,应对经济无规律的上下波动,提供比较稳定的物价、比较有连续性和有保障的就业。这种“新联盟体”(     
A.根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B.缓和了两大阶级的矛盾
C.有利于自由主义的传播D.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7 .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业与力学、数学、材料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建筑技术的进步,1889年为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建造的埃菲尔铁塔就是典型。材料主要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使重工业比重直线上升B.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法国是其发源地和中心D.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
8 . 1892年,“钢铁大王”卡耐基把卡耐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卡耐基钢铁公司,至此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的65%,钢铁价格也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导致钢铁价格大降的主要因素是(     
A.家族公司的组建B.自由竞争时代的结束
C.重化工业的崛起D.社会化大生产的推动
9 . 1901年底,皇太子(后来的乔治五世)在演讲中大声疾呼“醒醒吧,英国!(WakeupEngland!)”。各大报刊争相引用,其也成为时代的代表性标语。对此的合理解释是,英国
A.地位受到了德国挑战B.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
C.曾经的优势逐渐丧失D.高福利导致了高赤字
2022-04-15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精创预测卷(福建专版)
10 . 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它是文明的基础和国家富强之所在。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月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据材料可知
A.启蒙运动推动了教育内容的争论
B.工业化的发展引发了对教育的思考
C.科学教育的价值远超过人文教育
D.科学与人文教育并重成为社会共识
2022-04-18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