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1 . 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资本主义__________的初步形成;科学理论的不断进步
(2)发明:电力和内燃机   
(3)特征:
①动力革新(蒸汽动力——电力——内燃机)
②组织形式:__________的产生(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③石油、化工、钢铁业的发展;科学和生产的结合越发紧密
④殖民国家扩张的主要方式由__________输出发展为__________输出和__________输出并存
⑤美德两国迅速崛起
⑥主要经济思潮依然是__________
(4)影响:
①推动了__________高速发展和__________进程的加快;
②美德工业发展超过英法,俄德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发展越发不平衡;
【注:新兴工业国(德)与已崛起国家(英法)在欧洲霸权、海外殖民地、资源等诸多方面产生矛盾,造成关系紧张,最终引发一战。(1914年—1918年)】
③大企业时代到来;对外以__________为主;
④资本主义__________最终形成。
⑤同时社会矛盾激化;(社会贫富分化、犯罪率、环境污染、城市治理难度、人文精神缺失、交通拥堵、人居环境)
2022-11-1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4工业文明-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2 . 下表为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排名情况。各国名次的变化主要说明
名次18001900
1英帝国英帝国
2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帝国
3俄罗斯帝国美利坚合众国
4清帝国法兰西共和国
5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俄罗斯帝国

A.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欧洲B.后发国家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C.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速度最慢D.科技实力决定国际地位高低
2022-05-24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4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3 . 英国科茨公司合并是英国纺织业合并运动的开端。1890 年,它合并了英国16个著名的棉线工厂,分厂遍及欧洲和美国。1896 年,英国棉线公司成立,联合11 家大棉线制造商与科茨公司竞争。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A.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质变B.垄断资本主义受到打击
C.棉纺织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D.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较高
4 . 1870年后,随着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工业化,英国提出建立“保护性市场”,试图将殖民帝国建设成自给自足的巨大贸易单位,主张用关税来防止外来竞争,使宗主国富裕繁荣。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经济落后于后发工业国B.试图争夺殖民霸主地位
C.重商主义观念重新抬头D.进行区域一体化的尝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1年底,皇太子(后来的乔治五世)在演讲中大声疾呼“醒醒吧,英国!(WakeupEngland!)”。各大报刊争相引用,其也成为时代的代表性标语。对此的合理解释是,英国
A.地位受到了德国挑战B.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
C.曾经的优势逐渐丧失D.高福利导致了高赤字
2022-04-15更新 | 20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7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00年前后,英格兰每年的煤炭产量大约是250万吨。英国的经济能比荷兰更长久、更持续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英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并且较早、较大规模地进行开发利用。随着英国人口增长,到16世纪晚期,可供做燃料的森林面积缩减,英国面临一场能源危机。1640~1649年间木材价格比1450~1459年间上涨了约5倍。英国在18世纪靠大批开发煤炭这种能源储备摆脱了木材短缺的困境。煤的使用逐渐从单纯提供热能向主要提供机械能转变。

——摘编自舒小昀《工业革命:从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的转变》

材料二   能源转型示意图


——摘编自张宁等《国内外能源转型比较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际能源转型的规律特征。
2022-03-16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二轮拔高卷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7 . 1890年7月2日,美国联邦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该法集经济制裁与刑事处罚于一体,禁止为了限制贸易而为的契约、联合、通谋、以及垄断或者试图垄断,违者将被处以罚款或者监禁。该法案
A.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表明政府限制自由竞争
C.体现出美国垄断程度最高D.是无产阶级斗争的结果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哲学为古代奥运史留下珍贵的精神遗产。苏格拉底主张“凡属希腊国民应注意健身之道,以应付国家需要,以保民卫国为天职”。亚理士多德不仅亲身参加体育实践,而且在《国家论》中提出体育、德育和智育应相互联系,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体育可以先于智育。他认为运动过度或运动不足都会对身体有所损害。他提倡开展体操活动,认为这是最适合身体锻炼的方法,体育既能强健体魄,又能塑造人们的形体美和心灵关。古希腊哲学家们关于体育价值的认识成为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精神源头。

——熊斗灾《顾拜旦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1894年6月,在顾拜旦的努力之下,国际体育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本次大会不仅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而且还决定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谈到举行奥运会的目的时,顾拜旦曾说:健全的民主制度,明智与和平的国际主义将渗透到未来的体育场,并将保持对荣誉和大公无私的信仰,这些将使体育运动成为促进心灵美好、社会和平同时也是肌肉发达的事业。1896年4月,第一届现代夏季奥运会在它的故乡-雅典举行。参加本次大会的共有来自欧洲、美洲和澳洲的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这成为近代世界体育史上的壮举。顾拜旦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的正式报告中说:“恢复奥运会并非天真梦想的结果,而是当代世界大趋势的合乎逻辑的结果。”虽然规模很小,内容单一,也不够规范,但它是一个火种,一支火炬,100多年来,以燎原之势,照亮了五大洲。

——熊斗寅《顾拜旦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之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哲学家对体育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奥运会兴起背景及其意义。
2022-01-23更新 | 61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3 中国冰雪运动- 从冰嬉盛典到冬奥盛会-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9 . 下图为1901年-1950年德国与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不包括诺贝尔和平奖)

依据上图,分析①至④四个阶段曲线变化的原因,推断关联正确的是
①欧洲深厚的科学基础②欧洲科学家的移民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④冷战形势的缓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5-30更新 | 389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8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