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8年)出现了以回归乡土为取向的乡土运动。其间乡土文学大行其道,传统乡村生活被想象成一种家庭和谐、生活悠然、来近自然的“田园诗”。各地争相编撰乡土教程、乡土志,面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厂泛传播。这反映了
A.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B.浪漫主义思潮进一步传播
C.民族国家概念被普遍认同D.小农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2 . 如表展示了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由此可知
年份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22%8%13%10%——
191315%11%13%8%4%

A.英、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滑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经济日趋平衡D.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2022-03-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1872年英、美、德、法四国在华洋行数量统计图,此图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大受压制
C.英国是当时在华利益最大获得者
D.西方国家在华利益的分配与自身实力相关
4 . 1910年,英国对美国的赤字是5000万英镑,对欧洲的赤字是4500多万英镑;英国对中国的贸易盈余达到1300万英镑,对印度的贸易盈余高达6000万英镑。由此可知
A.资本全球扩张日益加剧B.英国缺乏运用新技术的动力
C.英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D.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021-12-29更新 | 67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以后,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A.引发了工业革命的兴起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引发了三次科技革命D.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2021-12-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材料反映出新能源的应用
A.改变了工业结构B.直接促成经济垄断
C.推动重工业出现D.导致国家垄断产生
2021-11-25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湖南历史高考变式题
7 . 核心卡特尔通常是指固定价格、划分市场、串通投标、限制产量等竞争者之间达成的反竞争协议、协同行为或安排,其在1890年美国的第一部反托拉斯法中就被规定为犯罪行为。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市场自由原则面临挑战B.政府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C.资本集中制约经济发展D.政府着手全面干预经济
8 . “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科研与试验来追寻自己的技术创新。”上述现象主要由于
A.启蒙思想影响B.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C.民主政治确立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9 . 1913年,在(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一书中逐一列出了5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这本书的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B.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
C.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D.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10 . 下表是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注①为1872年数据),表中数据说明
年份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年22%8%13%①10%
1913年15%11%13%8%4%
A.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的逐渐形成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衰落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各国争夺世界市场斗争加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