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据统计,中国种植茶叶的收成在1837年共260.5万担,其中外销60.5万担;到了1861年,收成409.5万担,其中外销207万担。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茶叶极具市场竞争力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清政府逐渐鼓励对外贸易D.茶叶给中国带来丰厚利润
2 . 中国近代买办中有些人是“奉洋若神者”,但还有另一部分人如唐廷枢,在主持开平煤矿开采工作中,运用在外国公司任职期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拟定的矿务局章程在招股、人事设施和分红等方面的规定,体现了私人资本的利益。这反映了中国近代买办
A.充当列强侵华代理人B.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动
C.重利而民族观念淡薄D.转化为了民族资产阶级
3 . 如表所示为19世纪60~70年代上海几家主要外国轮船公司中的华商股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轮船公司名称总投资华资华资占总投资的百分比(%)
旗昌轮船公司1000000元700000元70.0
公正轮船公司170000两150000两88.3
北海轮船公司194000两129400两66.7
A.民间出现了投资办厂的高潮
B.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得到发展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日益萎缩
D.洋务运动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2021-05-26更新 | 440次组卷 | 10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试题
4 . 洋务运动时期举办的一系列洋务企业,多用电报互相商议有关局务发展的各项事情。李鸿章曾说:“商民之转输贸易者,亦藉电报速达,利益更广。”这说明电报的传入
A.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B.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C.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D.导致了商业资本的高度繁荣
5 . 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时人称为“洋经丝”,其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C.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
2021-05-07更新 | 1484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6 . 1889年,商办上海鸿安轮船公司创立时,大量股份为轮船招商局的买办所有。1894年,商办上海华新纺织新局的发起者和入股者大多是洋务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参与者和股东。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
A.清政府的阶级属性发生变化B.股份制成为近代企业主要经营模式
C.国内资本市场竞争十分激烈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益于洋务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