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1874年,台湾海防大臣沈葆桢正式向清廷提出架设福州至台湾的电线,并开始施工,但因闽浙总督李鹤年的反对而于次年搁浅。后来福建巡抚丁日昌又于1876年将沈葆桢所留存的电线移至台湾,在旗后至基隆间架线,次年因丁日昌离职而停。这一现象反映了
A.学习西方制度的阻力较大B.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困难重重
C.洋务官员决定运动的成效D.清廷已无力约束地方督抚施政
2021-05-08更新 | 31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时人称为“洋经丝”,其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C.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
2021-05-07更新 | 1484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6月考前冲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58年12月,上海一家洋行老板说:“上海市场已经非常滞涩”“正在途中的棉织品的供应量,对预期的任何需要而言,都嫌太多”。此现象说明
A.中国有效抑制了西方经济扩张B.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显著
C.西方列强加大了对华倾销力度D.列强对上海市场的争夺激烈
4 . 1889年,商办上海鸿安轮船公司创立时,大量股份为轮船招商局的买办所有。1894年,商办上海华新纺织新局的发起者和入股者大多是洋务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参与者和股东。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
A.清政府的阶级属性发生变化B.股份制成为近代企业主要经营模式
C.国内资本市场竞争十分激烈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益于洋务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65年之前,茶叶和生丝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直都在90%上下。此后到1895年前茶、丝出口值比重不断降,茶叶和生丝的出口值呈现与其不断增长的出口数量相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丝茶生产技术停滞不前B.传统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丝茶出口价格日益提高D.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