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1852年,咸丰帝下令允许汉族地主举办团练。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逐渐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武装力量;李鸿章组建的淮军因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亦声名显赫。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B.清朝统治危机加深
C.洋务运动的成就卓著D.太平天国呈现颓势
2 . 广东的近代化自19世纪60年代有所启动后,一直到80年代前期,基本上处于半停滞状态。究其原因,从1861年到1884年任期较长的广东督抚基本上都是一些思想保守的满族官员,直到张之洞上任两广总督后,广东的近代化才有了一些新气象。这表明洋务运动(     
A.受政府的政策导向影响颇多
B.遭到了满族官员的一致抵制
C.开启了广东省的近代化进程
D.改变了清政府满汉官员比例
2022-11-03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轮船招商局在成立之初,由买办商人唐廷枢等主持局务,面向社会招募股份。1883年后,革新了企业管理制度,“专派大员一人认真督办,用人理财悉听调度”,从此官方款项和外国借款在招商局总资产中的比例显著上升,且除“轮船之外,不准分做别事”。据此可知(     
A.实业救国备受封建势力打压B.洋务运动中官商矛盾不可调和
C.传统经营模式制约企业发展D.近代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制约
4 . 1890年,马建忠在《富民说》中指出:“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欲中国之富,莫若使出口货多,进口货少。出口货多,则已散之财可复聚:进口货少,则未散之财不复散。其或散而未易聚也,莫若采取矿山自有之财。”材料反映了(     
A.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B.外国资本输入不断加剧
C.发展民族实业的主张D.求富以自强政策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世纪60年代至清末,九江的绿茶,汉口的茶叶、牛皮、猪鬃、芝麻,宁波的湖丝、茶叶、棉麻,芜湖的蚕丝等大宗土货都运往上海出口。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发展的刺激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区域间长途贸易兴盛D.外国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6 . 1872年,李鸿章主持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并向民间发行股票。如表是招商局利润分配表,据此推知招商局
1874-1884(10年)1886—1893(8年)
净利2926665100%3109661100%
股息97083433.17%148000047.59%
利息178119160.86%52515916.89%
其他1590775.44%1533044.93%
余额155630.53%95119830.59%
A.充分保障了广大股民的利益B.通过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发展
C.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走向衰落D.在企业制度方面具有开创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62年12月,李鸿章授命英国人马格里和中国官员刘佐禹在上海创办了上海洋炮局,从香港购进手工机械。1865年,迁到南京更名为金陵制造局。1866年,迁到苏州,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西式兵工厂,生产的火炮装备全国军队,在清政府收复新疆之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上海洋炮局的发展历程反映出洋务运动
A.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打压B.挽救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C.加快了中国社会的转型D.消除了自然经济的影响
8 . 如图为1800~1850年中国白银、制钱购买力变动图。其中,1840~1850年间两者变化的相关性反映出
A.传统制钱逐渐退出流通领域B.中国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C.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D.民间对白银的使用偏好增强
2022-03-30更新 | 237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94年,华茶对英、美两国的出口量下降到只占英国消费量的24%,美国的49%。……中国茶叶出口虽不断扩大,但不仅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其价格也不断跌落。对此合理的认知是,晚清时期(       
A.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强化B.种茶技术落后于世界水平
C.与英美关系逐渐走向敌对D.相关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10 .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南京成立金陵制造局,任命曾从事军医工作的英国人马格里为督办,并从英国购置图纸和机器建造大炮,实验中炮身多次炸裂,导致数名工匠丧生。由此可知洋务运动中存在的重要弊端
A.彻底改变封建统治B.生产脱离民生领域
C.生产设备比较陈旧D.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