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阶段民族工业状态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短暂春天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萧条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遭摧残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美国商品的涌入

A.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B.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 下表是甲午战争以前中国买办投资的去向(1840—1894年),据此表可知,买办
项目支出额占总数%
交存外商企业的保证金约1亿两50
附股于外商企业约1200万两6
购买城市房地产约3000万两15
投资于近代工业、航运业约500万两2.5
投资于商业、银钱业约5300万两26.5

A.资本的产业资本转化比例较高B.事实上主导了近代中西方贸易
C.对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双重作用D.阻断了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3 . 下表是1894年前新式企业实存资本构成表(资本单位:万元),反映了中国经济
国家资本外国资本买办、官僚资本一般绅商股本
资本数额29327688061086
占比43.4411.3811.9416.09

A.实办阶级力量弱小
B.民族资本主义大发展
C.受制于外国经济
D.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02年,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1912年,荣氏兄弟与王禹卿等人集股在沪创办福新面粉厂,荣宗敬任总经理。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12家面粉厂,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产量的之一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四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41.53.2430.720.6
结束年54.517.127.20.041.2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带来的经济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1912—1920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命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