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郭廷以先生在《近代中国史纲》一书中写道:“一战开始之后,日本对华输入额的比率自15%增至29%,商行的数目增加五倍。日本投资的钢铁生产量,占中国全国的94%。”这表明当时
A.中国的钢铁业丝毫没有增长B.日本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
C.中国工业未能获得发展机遇D.日本乘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2 . “实业救国”是张謇等人的重要梦想。这种梦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映了人民群众抵制侵略的愿望B.反映了民族资本家争取国家繁荣的努力
C.反映了爱国官僚推行新政的要求D.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争取政治权利的现实
3 .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近代中国,类似情况屡见不鲜。这主要说明中国当时
A.经济发展由外部环境决定B.近代化发展道路举步维艰
C.侧重轻工业而偏废重工业D.民族工业忽视了市场开发
4 . 晚清状元张謇,倡导“实业救国”,他的商业帝国在十几年间迅速发展壮大,但“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迅速扼紧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喉咙,张謇一手创立的商业帝国最终轰然倒地。这一现象说明了
A.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B.先天不足导致了民族工业艰难发展
C.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2019-07-05更新 | 33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

1890年1913年1933年
种植业、渔业、林业68.56764
手工业7.77.77.4
现代制造业0.10.62.5
采矿业0.20.30.8
电力000.5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6 . 观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艰难曲折。导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B.受到本国势力的压迫与束缚
C.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
7 . 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开工后)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请)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耗损殆尽。对于丝厂发展,折射出的史实本质是
A.技术人员主要依赖外国B.产品销售不十分的顺畅
C.因官督商办而走向衰败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艰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