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用国民收入、人口、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发展的主要统计指标可以测度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下表1850- -1936 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


——摘编自赵津《中国近代经济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说明有据,表述清晰。)
2020-05-27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2 . 1879年,峄县中兴矿局在山东峰县(分枣庄市峰城区)成立。1908年,它更名为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并发行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第-张股票(见下图)。近代史上许多著名人物曾都是中兴公司的股东,如民国大总统徐世昌、黎元洪、张作霖父子等。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据此可以推知
A.中兴煤矿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份制企业
B.近代企业采取了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
C.官员参股是近代企业发展的动力
D.先进的企业制度有利于企业发展
2020-05-2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阙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这“三端”中对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居于首要位置的是
A.实现民族独立B.发展农村经济
C.坚持实业救国D.实现政治清明
2020-05-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   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1)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四,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发展状况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基本处境。造成这种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转型(socialtransformation),最初是用来描述16到19世纪西方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同时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的新旧结构的更替,因而呈现出立体型的多元运动趋势。据此,有人认为19世纪中期开始的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在机器轰鸣声中兴起,因政治制度僵化而迟滞;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成功发展的关键恰恰是制度的保障。

——改编自胡瑞琴《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杨斌《中国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综述与政策建议》


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1929年胡适曾为《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作序,称赞张謇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作为功绩光辉的英雄,最终却难逃失败的命运,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经营策略的失误B.列强对中国加紧经济侵略
C.封建势力的压迫D.中国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
8 . 晚清的经济困境

在华的外国航运吨位

年份(百万)英国美国日本德国其他
18686.452.2%35%0.1%7.3%5.4%
18728.546.841.10.17.24.9
18778.081.16.91.46.24.3
189222.984.40.32.86.46.1
190244.660.41.116.216.25.9
190763.452.51.610.510.510.8

——徐中约《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十八章晚清的思想、社会和经济变化》


问题
(1)表格反映出这一时期“在华的外国航运”怎样的变化趋势?
(2)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这些变化对中国有何影响?
2020-04-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据此可知

A.土纱消费一直居主导地位B.洋务企业抵制了外资侵略
C.中国近代工业化艰难发展D.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扩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长期执行“值百抽五”的低关税税率。直至20世纪20年代末,才争取到关税自主权。在长达8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物价上涨,这一税率曾经经过几度修订,但平均税率从未真正达到过5%的水平。即使是标榜自由贸易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的进口税率往往也比中国高得多。例如1859年英法签订的互惠关税协定,平均税率达到15%.……废除协定关税制度,恢复中国关税自主权成为近代中国实现独立自主的必须之举。

——摘编自江争红等等<关税修订与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1927—1937)》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实行以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基础的贸易自由化策略,但贸易保护主义却从未消失。除关税外,还有各种非关税壁垒……同时,各种临时性、制裁性和报复性关税等单边贸易制裁手段开始使用,《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就是重要武器。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欧共体和日本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崛起,里根政府通过惩罚性关税、汇率、进口限制等多维手段打击对手,并通过过多种贸易保护手段遏制中国离新技术产业发展

——摘编自陈树志《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崛起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关税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以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020-04-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3月文综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