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表为政府资本在近代中国新式产业中的比重构成情况。据此可知

时间

在本国资本中的比重(%)

在全社会资本中的比重(%)

1894年

92.4

58.8

1936年

24.8

5.4

1941年

50.0

1942年

69. 58

1946年

67.3

47.2

A.官僚资本始终占据主导B.外国在华资本日益萎缩
C.民族工业迎来发展春天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
2 . 下表为政府资本在近代中国新式产业中的比重构成情况。据此可知
A.官僚资本始终占据主导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
C.民族工业迎来发展春天D.外国在华资本日益萎缩
3 . 19世纪60、70年代,在洋务运动的掩护之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悄然出现,但并没有得到清朝的许可与承认。随着对外战争的一再失败,清廷放松了对民间资本设厂的限制给了民族资本主义以喘息和发展的机会。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国民党政权巩固后民族资本主义陷入了僵局。据此可知
A.民族资本主义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B.民族资本主义在斗争中求生存
C.民族资本主义兴衰反映了权力与市场的互动
D.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没有发展的空间
4 . 如图是1894~1936年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第三产业内部构成情况。其中,乙最有可能是
A.运输业B.贸易业C.金融业D.通讯业
2020-09-08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2021届高三8月百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2020-06-01更新 | 509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转型(socialtransformation),最初是用来描述16到19世纪西方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同时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的新旧结构的更替,因而呈现出立体型的多元运动趋势。据此,有人认为19世纪中期开始的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在机器轰鸣声中兴起,因政治制度僵化而迟滞;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成功发展的关键恰恰是制度的保障。

——改编自胡瑞琴《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杨斌《中国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综述与政策建议》


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1914—1922年,外资在华企业平均利润27%左右。1920年在华外资企业共有7375家,比1913年增长了近一倍,外资企业总资本相当于华资产业资本的2.3倍。由此可知当时
A.外资主导中国经济发展B.实业救国思潮已经过时
C.民族资本发展受到挤压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9 . 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A.这种经济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C.官僚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
D.其命运根植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2019-12-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0月考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该观点说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A.深受外部的影响
B.艰难曲折地发展
C.有继承地发展
D.在沉沦中上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