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避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生活。
材料四: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如何?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原作者对于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4年12月《新闻报》发表题为《急起直追》的一幅漫画,画面描绘了一艘出洋远航、满载货物的帆船.货物上写着“国货出口”,被“欧风”吹起的船帆,正促使帆船加速前进以追上前面冒着烟的货轮。作者旨在表达
A.辛亥革命促进国货出口
B.民族工业因欧战快速发展
C.交通工具使国货落后西方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3 . 上海机器织布局在淮系官僚龚寿图接办后,出台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把以前投资的“老股"股金一律七折计价,并限期加价,逾期不办者则旧股票作废。这一要求虽经调解暂时缓和,但不久织布局又告亏空,龚寿图还是力图将损失转嫁给股东。商人们不得不认为:“中国尚无商律,亦无商法,专制之下,各股东无如之何。”这一现象(     
A.加剧了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B.加速了中国的法治建设
C.改变了国人守旧的经商观念D.迟滞了经济近代化进程
4 . 如图为1800~1850年中国白银、制钱购买力变动图。其中,1840~1850年间两者变化的相关性反映出
A.传统制钱逐渐退出流通领域B.中国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C.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D.民间对白银的使用偏好增强
2022-03-30更新 | 236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进入广州口岸的外国商船数量示意图,该图反映出这一时期
A.广州外贸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B.中国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加快D.广州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增强
2022-02-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12月份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6 .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茶叶贸易长期处于优势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茶叶贸易日渐衰落。某历史研究小组要探讨“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衰落的原因”这一问题,搜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61893年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示意图(单位:万磅)


材料二   至于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矧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富商大贾,历次亏折,裹足不前。在山茶有经年未曾开采者,而乡僻愚民,犹复剔壤搜崖,种植不已,等良田于硗确,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出,势将坐困……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乘势利导,董劝并施,尤属刻不容缓。

——摘编自卞宝第(晚清官员)《札福建藩司延建邵道》

材料三   中国茶叶完全以手工制造,数百年后,茶叶栽制方法传至瓜哇、印度、锡兰等地,中国之制造方法,即为各该处最先采用者。但西方人与墨守旧法之中国人之素性不同,故最初由中国传入之手揉、锅炒等方法已改为今日用萎凋机、揉捻机、解块机、水门汀发酵地板、玻璃发酵台、烘茶机、切茶机、拣选机、筛分机及装箱机之现代化茶厂矣。

——摘编自【美】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


(1)材料一对于研究这一问题有何价值?
(2)材料二、三从哪些方面深化了对该问题的认识?
(3)要研究这一问题还需要从哪些角度补充材料?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兴衰带来哪些启示?
7 . 以下是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图,由通商口岸分布变化可知

图1

图2

图3
A.列强对华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C.民族工业世界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D.清政府逐渐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022-02-16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19世纪中印红茶在英国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对比,从中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中印红茶在英国市场上的销售对比图(以中印总销量为100)
A.中国红茶对英国的出口总量不断地下滑
B.中国茶叶贸易受世界市场影响更加明显
C.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南方茶叶生产
D.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茶叶出口日渐萎缩
2022-01-1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12月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9 . 下图所示为1840~185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情况(图中所列为正当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这一数值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进口关税的提高B.通商口岸的增多
C.自然经济的抵制D.中国民众的贫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与历史解释

材料一   美国学者柯文曾写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一书,英文名称:HistoryinThreeKeys:TheBoxersAsEvent,Experience,andMyth.

该书的目录


第一部分作为事件的义和团
绪论历史学家重塑的过去
第一章义和团起义:
叙事化的历史

第二部分作为经历的义和团
绪论人们经历的过去
第二章干旱和洋人洋物的存在
第三章将神附体
第四章法术与妇女秽物败法
第五章……

第三部分作为神话的义和团
绪论被神话化的过去
第六章新文化运动与义和团
第七章反对帝国主义与义和团神话的重构
第八章……

柯文在书的结语中写道:“最后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我作为作者在本书几个部分中的作用。每个部分探计不同的一类意识:第一部分是历史学家的意识,第二部分是历史的参与者(或历史的见证者)的意识,第三部分是神话制造者的意识。”

材料二   卡尔·波普尔说:“不可能有‘事实如此’这样的历史,只能有历史的各种解释。”托波尔斯基认为历史解释分为:一是“描述性解释”,通过叙述历史事实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发生性解释”,指出给定现象的起源,回答“是怎样发生的”;三是“结构性解释”,说明某一现象在给定结构中的位置,如某一事件的意义和作用;四是“定义性解释”,给现象提供定义,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五是“因果性解释”,说明现象的原因。

——摘自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与记忆》


(1)指出材料一作者从哪些方面关注了对义和团运动的评述,并说明其意图。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种“历史解释”,解释19世纪40至7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020-12-1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