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如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
主张
张之洞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
李鸿章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
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
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
2022-06-08更新 | 5772次组卷 | 52卷引用: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2 . 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2020-07-09更新 | 9683次组卷 | 83卷引用: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3 . 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2019-06-21更新 | 6038次组卷 | 59卷引用: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五年(2018-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课精练(统编版)
4 .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2018-06-10更新 | 7731次组卷 | 101卷引用: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8-06-09更新 | 7580次组卷 | 55卷引用: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6 . 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
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
2019-06-10更新 | 4506次组卷 | 40卷引用:专题10近现代中国思想、科技文化-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7 . 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2019-01-30更新 | 5926次组卷 | 80卷引用:专题10近现代中国思想、科技文化-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8 . 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A.降低生产成本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加强国防安全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2019-06-21更新 | 4256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五年(2018-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课精练(统编版)
9 . 19世纪60年代,左宗棠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中国之睿知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藉外国导其先,可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让外国擅其能,不可也。”左宗棠提出这一言论的根本意图在于( )
A.对比中西学术B.宣扬维新思想C.维护清朝统治D.鼓励学习西方
10 . 如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B.追求利润渐成洋务运动的宗旨
C.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由军用转变为民用
D.民用企业应军用企业需要而生
2022-05-31更新 | 535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