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中外交流和交往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展示哪些产品?(举两例)。概述清政府不感兴趣的政治、经济原因。

材料二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2)对于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材料二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3)材料二中,美国选择1876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何特殊意义?推测美国在这次博览会上可能展示什么产品?指出美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家崛起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材料三1905年,清政府奏准《出洋赛会章程》……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商部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商部在博览会会场设立事务所,经理华商与会有关事务,向华商提供各种帮助

——《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政府对待外洋事务的态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8-04-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18年高考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材料二   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三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并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 .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559次组卷 | 69卷引用: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以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走向世界,复兴中华是几代中国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


(1)概括材料一中乾隆帝的“世界观”。
材料二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从“洋务”再到“时务”转变的原因。
材料三“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


(3)从材料三看,说明20世纪20年代初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上分析中国人“世界观”的转变轨迹。
5 .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回答下列各小题。
1.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最早受到冲击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
C.西部地区D.中原地区
2.下列企业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汉阳铁厂
C.天津机器制造局D.上海发昌机器厂
3.被称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春天”的时期是
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后
C.一战期间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4.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帝国主义        ②封建主义        ③官僚资本主义        ④世界大战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0-07-27更新 | 5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天津市南开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