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社会对博览会认知的变化历程

时间有识之士的代表性观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博览会为“聚珍大会”“赛奇公会”“种种奇巧,不可思议”博览会“志在联友谊,奖人才,广物产,并藉以通有无”
19世纪末博览会有八利“联交谊、扩物产、奖人才、察商情、广贸易、增关税、兴商地、除积习”“中国不兴商务则已,中国而兴商务,必自赛会始”西国“足以开益商学神智者,尚有赛会一法”
20世纪初博览会“鼓励国民之精神,融洽万国之交际,比较全球之实业,以作20世纪后商战之竞争也”“充实国民经济之能力,使之人自为战,制胜于无形之竞争,以收回已失之利权”“欲发生农工商民之世界思想、国家主义,尤非借赛会之力不可”

——转引自洪振强等《论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观念认知》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段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 . “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当时中国人重农思想依然B.沿海地区都赞同近代工业
C.近代工业分布较均衡D.近代的机器生产并未得出广泛的认同
2020-03-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③洋务经济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0-03-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1
4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冲击了洋务企业的运作
C.反映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D.反映了中外的平等共处
5 . 如表为19世纪40—90年代中国工业投资变化。据此可知,19世纪后半期中国如表
年代工业部门投资中心
19世纪40—60年代船舶修造业广州、香港、上海
19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出口加工业(包括丝、蔗糖、牛皮、棉花等)汉口、九江、福州
19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丝出口加工业、军事工业、制糖工业、公用事业(煤气、供水等)上海、天津、香港、南京、福州、武汉

A.工业部门结构齐全B.洋务事业遇到了严重挫折
C.工业布局得到调整D.工业投资根植于社会环境
2020-03-10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段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末中国人办的制造业和采矿业,集中于上海、南京和汉阳,多是官方和半官方的采矿、冶炼和纺织企业。1895年起,华资制造业数量有了增加。政府在1903年成立商部和1904年颁布“公司法”,各省商绅反帝民族主义情绪也是一个原因。这些企业均有官方资助和支持(如采取部分免税或垄断某些市场等形式)。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汉冶萍公司就作为官督商办企业由盛宣怀管理,并依靠李鸿章和张之洞支持。即使象张謇的大生纱厂(1899年)和周学熙的启新洋灰公司(1907年)等商办企业,也要归功于官方的关系,大生得到张之洞和刘坤一的支持,启新得到袁世凯的支持。

材料二   晚清时期,工业各种组织特别是近代银行制度并不存在,政府不能建立和保证一个有法律、商业和教育等制度的体制。由于没有关税自主权和外国人已索取的特权,华资企业无法与进口货和外资企业竞争。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经济是贫困的:农村人口在人地比例日趋不利的情况下生活,农业技术发展潜力消耗殆尽。但阻碍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因素并不是资本的绝对短缺,问题在于本来有限的经济资源,在只有根本的政治变革才能打破的传统束缚中一直没有发挥作用。经济成就和政治权力的结合是当初公行等垄断事业的特征,在中国早期工业化时期,这种结合也没有分裂过。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美)费正清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早期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并简要指出其起步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制造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
7 . 进入近代,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清末民初,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凸显出江南地区
A.经济区域分工日益加强
B.经济结构变动剧烈
C.发展近代企业成为主流
D.城乡差距日益加大
8 . 在1874~1894年的20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由6080万两上升到8103万两,增长幅度为30%。这一变化打破了自乾隆中期以后一百多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4000万两左右的局面。晚清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A.清政府关税自主改革措施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社会秩序的稳定便利政府征税
2019-11-01更新 | 665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兹查有三品衔商部头等顾问官翰林院修撰张謇,创办江苏耀徐玻璃公司、上海轮步公司,集股100万元以上。三品衔直隶候补道严义彬,创办浙江通久源轧花纺织厂,集股在80万元以上,二品顶带安徽候补道徐鼎霖,创办江苏海丰面粉公司,集股在60万元以上。四品衔候选周同楼景晖,创办浙江通惠公纺织公司。三品衔中枢科中书顾钊,创办浙江和丰纺织公司。(编者注:绅商指既在功名职衔,同时又经营工商业的社会群体。材料   中的张謇等人便是杰出代表。)

——据《光绪政要.实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晚清绅商与近代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10 . 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19世纪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据此推知,该时期
A.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彻底崩溃
B.政府支持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C.民众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D.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最崇高
2019-09-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