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2017高一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78年,轮船招商局总办朱启昂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以蒸汽为动力磨面粉,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下列各项属于该企业创办的有利条件的是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洋务运动的诱导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2 . 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以后,当地手工缫丝者的生计受到影响。为此,陈启源决定把大缫丝机改制成小式缫丝机,“每人一具,携归家自经,缫出之丝无论多寡,市上均有店收之,其利更薄”。由此可见,陈启源
A.利用机器大生产追求利润B.立足国情扶持小农经济
C.通过与外商争利实现救国D.运用技术革新改善民生
3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宋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代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其中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了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这些通商口岸成长为近代化的商业城市,包括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南、重庆、琼州、汉口、九江、南京、天津、沙市、杭州等。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

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中国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其中,外资首先投资建立现代工交企业,从生产项目确立、技术设备引进及新生产方式建立等方面为中国现代工业发展起了示范作用。以清朝地方督抚为主体的洋务派是中国工业化发轫期真正主要的推动力,使工业化在短期内即发动起来,对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扩展有内在的联动作用。私人资本和中资私营企业在这一时期由于其投资规模小、行业分散,故贡献有限。但这些企业生产活动与国内经济密切相关,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展,私营企业的市场基础日益稳固,其地位也逐渐提高。

——摘自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第二种势力“使工业化在短期内即发动起来,对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扩展有内在的联动作用”,对此你如何理解?列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四次发展时期中的某一阶段(时间,内容),并且说明本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4 . 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顽固派把该企业(注:1872年,李鸿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视作眼中钉,必欲毁之而后快。在竭力诋毁的同时,舆论上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即官府监督控制下商股商办的形式不满。1877年秋,山西道监察御史董儁翰奏请“轮船招商局关系紧要,急需整顿”,并称“论者或谓该局应仿照船政成案,专设大臣一员管理”。……要求加强官府的监控,乃至实行统制。

——罗肇前《晚清商办与官办的斗争》

材料二 李鸿章说:“惟是经理商局与别项官事稍有不同,只能综其大纲,略其细故,头绪既繁,岂能处处尽善!交涉既广,岂能人人惬意!若必吹毛求疵,朝令暮改,则凡事牵掣,商情涣散,已成之局,终致决裂,洋人必窃笑于后,益肆其垄断居奇之计。是现成生意,且将为外人所得,更无暇计及东西洋矣。……商为承办,官为维持,缴清公款,此后商本盈亏与官无涉”。

——《洋务运动》

材料三 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的《招商局条规》中规定(节录)1.招商局股份议定每股以规银一百两为率,每股官利,定以按年一分起息,逢闰不计,年终凭股份单按数支取,不准徇情预支;2.有能代本局招商至三百股者,准充局董;3.本局轮船逐趟开往某处,所收水脚搭客银两,先附刊当日《申报》,以昭诚信。除去官利等一切开销外,如有盈余,仍复收入股内,添予股份单,官利仍照前例。三年后应如何议分之处,容临时邀集各股东妥商办理;4.本局凡有股份者,定于每年215日午前,赴总局会议,风雨不改;5.凡有股份者,如欲将股份单转售他人,惟只准售于华商。……其它各官督商办企业也都有类似的规定。

——李玉《论晚清“官督商办”公司模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企业的经营方式有何舆论争执?
(2)材料二中李鸿章主张怎样的企业管理?指出“这一主张”的理由。
(3)材料三说明洋务企业在“运作模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信息论证说明。
(4)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是中国近代企业“官督商办”的辉煌时期,其“功过”两可。请以此为立论,写一篇历史论文。
2020-11-1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期校内自制二模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6 . 阅读下列1870—1895年中国的国际贸易表(单位:千海关两),据此表可知,中外贸易值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因为
年份进口值出口值总值
18705591564762120677
188788167100209188376
188812478392401217184
189012709387144214237
1895171697143293314900

A.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B.甲午战争后允许外资设厂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2022-03-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一轮巩固卷10-【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7 . 明清时期中国棉纺织技术领先,“南京布”一度畅销海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京布”得名于明清时期来华经商的西方人,产地是以松江为中心的广大江南地区。南京布曾是中国重要的外销货物,在大宗出口商品中输出量居于前列。南京布的热销适逢古代丝绸之路的衰落,两者之间大致承接,堪称丝绸之路的续篇。只是材质从丝绸变为棉花,消费者从达官贵人改易为普通民众。1819年是南京布出口的高点,也是由盛转衰的拐点。南京布的衰退,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的抱残守旧、缺乏进取,业者墨守成法,不知改良。

——摘编自郭卫东《丝绸之路续篇:“南京布”的外销》

材料二   早在明代之前,棉纺织生产就已经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中最大的产业之一,供养着数以百万计的耕种者、纺织匠和织布匠。棉是纳税的媒介,是比丝绸、苎麻和其他纺织纤维更常见的织物。在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印度和中国就曾经是主要的经济区域,它们的棉纺织品生产技术远超欧洲各地。然而,在1750年之后,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变:它进入了工业化进程,纺织行业率先进入了机械化。到19世纪初,印度、中国和奥斯曼帝国,从全球的生产国转变为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而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当中,它们也一直未能摆脱这种地位。

——摘编自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南京布”畅销海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据材料一、二,指出“南京布”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中西方经济地位的转换。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南京布”盛衰变化的认识。
8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帝国沦为西方列强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四   1872年8月,李鸿章饬令朱其昂筹办轮船招商事宜。朱其昂提出“由官设立商局招徕”。李鸿章也认为“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自立条议,悦服从商,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

——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基本态度(政策)。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昌、睢宁等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当时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型企业主要特征有哪些?
(4)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9 . 下图是子涵同学在寒假期间制作的“天津现代化”时间轴,在“?”处应填上
A.维新刊物《国闻报》创刊B.同盟会天津支部成立
C.贻来牟机器磨坊建立D.有轨电车在天津出现
10 . 对中国近代化的评价,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评价中的“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究探索最早的地方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