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小赵查近代经济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外商企业
B.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洋务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020-09-18更新 | 288次组卷 | 26卷引用: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近代”的含义是
A.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C.由私人投资兴办
D.引进了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
2019-08-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如图反映了1895~1913年中国设立的华商丝厂在国内的分布情况(家)。据图中分布可推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A.得益于国内政局的稳定
B.以从事出口贸易为主业
C.与列强侵略的程度相关
D.得到了清政府大力扶持
2019-06-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4 . 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早期主要民族企业一览表(部分)

企业名称地点资本雇工所用机器或产量
继昌隆缫丝厂广东南海l万元700人使用蒸汽动力
贻来牟机器磨房天津7万元10人机器磨面
通久源轧花厂宁波5万两400人新式轧花机40台
宏远堂机器造纸公司广州15万两每周产纸40吨
燮昌火柴公司上海5万两800人日产火柴50箱

——摘编自林丙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在世界范围内,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方法或具体路径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

——沙健孙《毛泽东思想通论》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规划。
(3)材料三的粮食产量变化得益于哪一改革措施?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有何影响?

2019-05-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B.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
C.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产阶级D.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
7 . 据下图可以推知,在鸦片战争后清朝

                    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
A.鼓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政府的财政税收收入锐减
C.政府调整了财政税收政策
D.小农经济已快速走向解体
17-18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8 . 1872年,海外华侨陈启沅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建厂后头三年,到该厂学艺的就达一千多人;到1881,江浦司一带就有模仿继昌隆的机器缫丝厂十家。这可用来说明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C.实业救国思想盛极一时
D.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
9 . 如图示描绘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下列与之相关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2”阶段的发展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
B.“3”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制造业和采矿业
C.“4”阶段的萧条主要是欧洲列强又卷土重来
D.“5”阶段的发展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0 . 下面为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从中可以看出
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
58%19.82%5.37%4.22%3.96%2.56%2.43%2.43%1.02%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
B.民族工业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平衡
C.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处于劣势
D.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优势地位
2018-01-10更新 | 361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