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清末,著名实业家张謇以“商办官助”方式经营企业,一方面吸收官股,另外再招商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时他要求官方下令若干年内在其周围百里之内不得另设工厂。上述情况说明
A.张謇经营的企业是官办企业
B.张謇采取“商办官助”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C.民族资本受到官僚资本的压制
D.民族资本对封建势力存在依赖
2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2020-06-01更新 | 510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许昌县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3 .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
2020-05-26更新 | 244次组卷 | 60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近代早期苏州上层绅商的产业及收入分布情况,据此可知,下表的现象
姓名田产及收入商业资本及收入近代企业投资
尤先甲祖传田产6、7千亩,年收租约5万元。同仁和绸缎庄资本2万元,年销售额约6万元。投资苏经苏纶丝、纱两厂,新老股各占20股以上,最低资本额白银2600两
张履谦祖传田产4、5千亩,年收租约3万元。保裕典资本2万元,年营业额9万元,年收典息约1.5万元。与尤先甲有相同的股份和资本额,但在任该两厂经理期间垫款甚多。
杭祖良购置田产约数百亩。杭禄富记纱缎庄,资本约2万元苏省铁路股东,苏经、苏纶厂少量股本。

A.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B.折射中国民族工业的特殊性
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D.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2020-05-22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半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中国

19世纪

经济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19世纪70年代后电力工业开始出现,电灯、电报等相继问世。
1845年,英商约翰·柯拜在广州创办柯拜船坞;
1863年英国人赫德出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1873年华侨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政治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1871年德意志统一。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5年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

思想文化
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完成组诗《唐璜》;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同年,英国自由主义大师约翰·穆勒发表《论自由》。
1842年《海国图志》成书
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办
1894年郑观应编成《盛世危言》
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上表为19世纪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部分历史事件。从表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历史术语运用准确)
2020-04-30更新 | 426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早期西方盛行“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至高无上的,它代表真正的财富,国内贸易不能增加金银,所以应扩大贸易顺差,转从他国获取,是一种重在维护本国利益的“经济民族主义”。一方面,给出口商予以补助,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使其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采取这些措施,国家会受益匪浅,日进斗金,不仅可维持王室的开支,改善民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民地,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国家会日益殷实。

——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近代国门被打开后,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西方各国“平时谋国精神,专在藏富于商,其爱之也若子,无微不至,宜其厚输而无怨也”。他们也提出“商战”的经济民族主义观点,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甲午战争之后后,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国人主权意识进一步觉醒, “主权亡则国亡”成为普遍共识。20 世纪初人们的利权观念之侧重点已由经济利益转向国家主权。

——摘编自袁为鹏《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内在矛盾与误区》

材料三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 《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重商主义”和晚清“商战”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重商主义”和晚清“商战”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经济民族主义”。
7 . 据统计,上海自1849年至1911年,各类各级学堂多达249所,著名的复旦公学、南洋公学、圣约翰大学均集中于此。同时天津也是北方文化教育的中心。产生这种现象根源于
A.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B.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C.维新运动的持续扩展D.清政府新政和教育改革
8 . 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各方面主要表现


材料二   明清时期,耕地面积增长速度已经明显落后于人口膨胀规模,形成了严重的人地矛盾。在农具、耕作技术等环节上较之前代发展相对有限,过于富余的劳动力导致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即使在地力尚算肥沃的江南地区,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陷于劳动力过量投入.与此同时农业也出现了新的情况,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一定程度缓解了人力。而在江南等地区,经济作物如棉花、茶叶等品种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总体而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体,严重限制了社会财富积累和商品生产的扩大。   

材料三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陈启沅回到缫丝传统悠久的家乡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他从外国购进锅炉一座,……同时,陈启沅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工(以女工占大多数)数十人,亲自给这些新工人教授“仿西人缫丝之法”,择了个好日子,投茧开工,取名为“继昌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

——邢甲志《清末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人陈启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明清时期农业生产难以突破小农经济制约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历史条件。
9 . 19世纪60年代以后,很多在华外资企业以“附股”的形式大量吸收华商资本。到90年代,“华商附股”累计总数已达4000万两以上,约占这些企业股本的一半。“华商附股”的大量出现
A.表明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有利于新兴生产方式的引进
C.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长远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中心的进一步南移,江南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其中的重要表现是江南市镇的普遍兴起。在经济中心的转移过程中,中国的经济社会也开始了依次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近世社会始于16世纪。”

——摘编自安涛《从中心到边缘:明清以来朱泾镇经济社会转型》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大多分布在城市,尤其是沿海、沿江一带的城市。广大的内地与之相比则远远落后。从1895年至1913年的统计资料看,这18年所建立的549家厂矿企业中,沿海城市占61.35%,内地仅占38.65%,至于西南、西北边疆地区则几乎没有新式企业。

——摘编自陈曼娜、陈伯超《论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

材料三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成为城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正规经济迅速发展的“加速器”。

——摘编自胡鞍钢、马伟《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世社会始于16世纪”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社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其主要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变的表现及影响社会经济转型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