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是1872~1894年、1895~1919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商办官办和官商合办外国人办(注)
设厂数资本
(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资本
(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设厂
资本
(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5316879.6%191619633.1%1032800057.3%
(第二时期)1895~19134639080141%862946913%13610315346%

A.在第一时期,外商企业占有较大比重,与清政府允许外国在华设厂有关
B.在第一时期,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有较大发展,与晚清新政奖励实业有关有关
C.在第二时期,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呈现下滑趋势,与甲午战争有关
D.在第二时期,商办企业发展迅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侵略有关
2017-12-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2 . 近现代社会是工业化的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工业革命是18世纪后期而不是在早100年或1000年时发生?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从海外扩张之后欧洲惊人的经济发展中找到,这一发展是如此的显著,以致现在通常被称为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首要特点在于世界贸易的商品起了变化,(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

材料三   因外来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荡开……旧经济终究因此而逐步走向分解,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英国工业革命能够进行的前提和基本要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并指出这一事件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慢慢渗开”的因素。
2022-05-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南洋归侨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下图是该厂蒸汽锅炉和缫丝机的图纸。


——引自王静芳《华人世界》

材料三   “民国”取代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1840年以来,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西艺西政曾依次成为中国人概括外来之物的用语。这个次序反映了认识的逐层深化。……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一,说明这二制度的确立对英国有何重大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导致了材料三中的“变化”?并说明“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后历经了哪几个阶段?请你谈谈对西方“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总体认识。
2021-08-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9-06-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①所示的经济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
②所示的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申报》主笔1876年在文章中描述,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买外国织布机器并仿照其技术织洋布,利润与市场一定会很好,但是回应者寥寥;但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广泛认同
C.政府大力鼓励创办实业
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7 . 工业化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围绕这一主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在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推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

材料三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年: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年:宏观调控经济着陆

“十五”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这一事件的发生产生了那些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存在着哪些阻力?

(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个五年计划周期,围绕主题词谈谈你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

2018-05-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