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为了自强,对西方技术开始系统引进,随后,采矿、冶金、交通、纺织、通讯等方面的企业陆续开办。1863年,容闳赴美采购机器,所购百余种机器成为江南制造总局的主要设备,雇洋匠制造舰船,又用这些工作母机生产出枪炮、机车、农机等;1872年,侨商陈启源回国,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台湾基隆煤矿,1876年由官府正式办矿,用机器开采并聘请英国矿师翟萨指导勘探;1882年,英国商人开办的“上海电光公司”开始发电,随后,上海租界工商局以6.61万两白银买进了新申电气公司的全套设备,兴建了裴伦路发电厂;1892年,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创办的“张裕酿酒公司”,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青岛四方车辆厂由德国人创办于1900年,是与胶济铁路同步建造的一个工厂,是青岛市历史最悠久的工厂,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里,工厂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以及货车的修理和组装。

——据姜探寰、韩学勤:《中、日、俄近代技术引进的比较研究》等

1950年至1959年间,中国合计进口415项成套设备,其中304项来自苏联,另外108项来自东欧国家。在1953年中苏两国签订的协定中就明确规定,对于由苏联援建的企业,苏联供应的设备约为各技术设计中所规定的设备之价值的50%到70%,其余的设备则由中国工业自己制造,到1957年机械设备的自给率已达到60%以上。作为苏联援建项目之一的北京电子管厂在即将投产时,由于苏联不能如约供货和西方对重要物资的封锁甚至面临着因缺乏核心原材料(镍材)而根本不能开工的困境,以镀镍铁等材料进行替代的“国产化”办法确保了电子管厂的如期投产。

——据王丹莉:《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史检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技术引进的方式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晚清相比20世纪50年代技术引进的特征并加以评价。
2021-05-02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883年《字林沪报》载:“自春徂冬,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从侧面说明了当时(     
A.实业兴办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B.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C.采矿业的发展有充足的社会资金D.矿业市场挽回了一部分民族利权
2021-04-12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夫之耕,食有余也。一妇之蚕,衣有余也。”

——摘编自(宋)李靓《李靓集》

材料二 十六、七世纪农业中大批劳动力离开农业而进入工业的事实,表明此时社会生产结构的某些变化。当时凡是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如纺织业及其加工业、采矿业等繁荣起来。在易于发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纺织业中,首先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摘编自李沟《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

材料三 1842年到1895年间,由于外国资本侵入仅是商品输出,未形成资本输出,因此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在这个阶段内,中国城乡商品经济均有了较快的发展,对以耕织结合为核心的自然经济形成较大冲击,促使其开始松动、解体;私人资本主义从无到有,并且在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的刺激下,采用较先进的设备和管理,从而使单一的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过渡。至此,在短短50多年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已不是处于萌芽状态,而是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成分而存在”。

——摘编自尚和平《封建主义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明清时期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综合上述 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