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摘自《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中国
北部
中国
西北
长江
上游
长江
中游
长江
下游
东南
沿海
两广
地区
云贵
地区
平均
1843年4.24.94.14.57.45.87.04.05.1
1893年4.85.44.75.210.66.48.74.56.0

对上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发展缓慢
B.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最高
C.城市化主因是通商口岸商品经济发展
D.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2 . 《马关条约》的条款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是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B.开辟至重庆的内河航线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2014-07-09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福建福州市八县高二下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3 . 下列企业按其性质进行组合,正确的是                                   
①继昌隆缫丝厂     ② 开平矿务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发昌机器厂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 . 辛亥革命前,南通的大达内河轮船公司、烟台的政记轮船公司、上海的宇绍轮船公司等也是著名的民族航运企业。这些企业
A.都得益于中日甲午战争
B.培育了新的政治力量
C.均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扶持
D.是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5 .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下列三幅图代表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云集上海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

图一:成立于1864年的英商上海总会

图二:建立于1865年的江南制造总局

图三:1863年的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哪几种性质的近代工业?
(2)简要分析这三类企业形成的各自背景,并评价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3)试分析这三类不同性质的企业在此时云集上海的原因。
6 .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由此反映出他的观念是
A.重商轻农
B.由工兴商
C.重利轻义
D.实业救国
7 . 《实业之梦一张謇传》载:1876年,23岁的张謇曾先后婉拒两广总督张树声、直隶总督李鸿章礼聘入幕,有“南不拜张,北不拜李”的清誉。张謇“北不拜李”的主要原因是
A.其企业受到洋务企业的排挤B.其政治改良主张受到冷遇
C.由追求功名转向兴办实业D.认为洋务首领腐朽无能
2011-12-09更新 | 8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8 .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
2009-11-15更新 | 96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