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882年9月《申报》载:“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A.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B.清政府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C.洋务企业的近代化水平提高D.新型商业模式逐渐为人们接受
2020-09-23更新 | 477次组卷 | 35卷引用:统编版2019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达标检测题
2 . 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22.8%17.5%17.2%
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2020-07-08更新 | 11097次组卷 | 108卷引用:第五单元检测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交换物品的场所称作“市”,通常设在人民经常集聚的地方。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独立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的地区。这时,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直到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被突破。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出现了纸币。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

——摘编自童超主编《看得见的中国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864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1865年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1897年,盛宣怀奉旨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地设立分行。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4 . 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属于
A.近代民族工业
B.官办企业
C.近代军事工业
D.手工工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于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帕里特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

——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
2019-03-25更新 | 1589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3)-第4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能力提升)
6 . 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上海出现了一批船舶修造厂和造船厂。不久,面粉厂、汽水厂、酿酒厂、制药厂和印刷厂、食品加工厂等一批轻工业相继出现;60至70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投资重工业,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昌铜铁机器厂;80年代又出现了电厂和自来水厂。这说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
A.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
B.已建立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
C.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
D.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光绪五年(1879年),旅日华侨卫省轩在广东佛山开办了第一家火柴厂。19世纪80年代后期,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福州、太原等地相继建立火柴厂。”……天津自来火公司成立于十二年,由官绅杨宗濂、买办吴懋鼎、淮军将领周盛波等合资设立。19世纪90年代初又集股扩大投资,资本达4.5万两。以下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成本高质量低,难同洋货竞争
B.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民族资本近代企业
C.打破了洋火垄断中国市场局面
D.列强的资本输出客观上推动了其发展

8 . 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1894、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年代
(年)
合计商办官办和官商合办外国人办
设厂数资本
(千元)
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资本
(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资本
(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
(1872-1894)
175488935346879.6%191619633.1%1032800057.3%
第二时期(1895-1913)6852234234639080141%862946913%136101315346%

材料二:

中国近代出口贸易指数变化表

年份指数指数增长额
1890——1894100——
1895——189914848
1900——190420557
1905——190928580
1910——191436479
1915——191943773
1920——1924650213
1925——1929839189

材料三:中国近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品种
年份
农产品手工产品机器产品
188315.681.82.6
191016.841.418.8
193045.130.619.7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是怎样形成的?第一时期三种资本所占的比重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一看,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与第一时期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3)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出口贸易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哪些特点?

2018-03-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必修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单元测试
9 . 虽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环境极其艰难,但它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发昌机器厂原是方举赞、孙英德于1866年合伙成立的一个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业锻造作坊,制造资本为200元。1869年已经使用车床,这是它从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工业的重要标志。19世纪70年代后,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但其制造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魏永理《中国近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中国的产业工人有五六十万人,到1919年已增至200万人左右。

1920~1936年,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出现显著变化:

1920年1936年
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年平均增长(%)
中国资本6.6144.8026.0963.209.00
外国资本8.1355.2015.1636.803.90

材料三   陈独秀说:“现代生活,以经济为之命脉,而个人独立主义,乃为经济学产生之大则,其影响遂及于伦理学。”

——马勇《重寻近代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发昌机器厂的特点。从其发展历程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增加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20~1936年期间的发展状况,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4)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0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遭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