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丝绸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
问题一:中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

秦汉时代,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一片葱茏。凭借地利,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种桑麻。此后,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代的纺织品,以临淄和襄邑(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而且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然而,作为许多时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建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唐代以后,北方环境发生变化,渭水的流量明显减少,航运也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已经无影无踪了。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也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摘编自《简明宋史》《中国历史地理谈丛》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成因。
问题二:中国近代丝绸企业的兴衰

1873年,陈启沅回国创办机器缫丝厂。几年之后,南海县知县查封该厂,给机器缫丝业定了几条罪状:一是每偈约用女工四百余人,男工一百余人,无论男女混集,易生瓜李之嫌。二是统计江浦一带,共有机器一十一座,应用四千四百余人,以一敌十较之,实夺四万四千余人之生业……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这样,以继昌隆为开端的十家机器缫丝厂惨遭“腰斩”了。             

——摘编自《办理学堂乡情形第二禀》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以下调查报告。
关于继昌隆缫丝厂的调查报告
创建背景
受阻原因

2020-08-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与此情形直接相关的是
A.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
B.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
C.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D.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
2019-01-28更新 | 290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据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从1872年到1894年开设的74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据此可知
A.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东南沿海地区
B.商人群体是近代工业的主要投资者
C.近代民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
D.商业资本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019-08-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天津市六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