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1888年,《申报》一则时评指出,“我国之所产远不及泰西”造成了洋货盛行,进而大声疾呼:“何不亟行仿而效之,何乃甘以钱财输之于外域也?”这可以说明当时(     
A.民间投资环境的改善B.洋务运动实效的显现
C.实业救国思潮的盛行D.经济民族主义的萌发
2022-12-29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民国初年在中国境内煤矿工业发展状况表。这说明中国民族煤矿工业 (     

年产量(万吨)

≥100

99-10

9-1

≤1

外商

100%

88.5%

41%

0%

华商

0%

11.5%

59%

100%


A.出现了短暂的发展春天B.对外资有较强抵制作用
C.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弱D.受内战影响陷入了困境
2022-08-04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中国1865-1911年对外贸易数据统计表(单位:两)。表中数据说明
年代进口出口
18655571545854103274
18858820001865005211
1905447100082227888197
1911471503943377338166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C.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D.清政府鼓励工商业初见成效
4 . 在中西砥砺的初始阶段,西方人由于语言不通,“一切事物惟华籍买办是赖”,在交往中买办们逐步学会了办企业的新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并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财富后,不去买田置地,而去投资近代企业。这一状况
A.推动传统经济模式转型B.表明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C.催生了民族工业的产生D.导致了小农经济彻底地瓦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在大生纱厂连年盈利后,便走上大规模、跨行业的扩张之路。但该厂无论在采用新技术方面,还是在强化内部积累方面,皆缺乏应有的力度,最终因信用风险凸显而被银行团接管。这说明近代民族企业(       
A.生存环境恶劣B.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C.忽视企业信用D.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6 . 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后,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丝精美光洁,远销欧美,却一度遭到政府的勒停。直到1887年,清政府承认陈启源的缫丝“属兴利之一端”,因而解禁。据此可知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深受社会的影响
B.民族资产阶级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C.清政府决定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已经抢占了国际市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资本单位:两)

行业种类厂数产生途径生产方式平均资本分布地区
船舶修造16手工与机器生产并存625上海12;广东2;津、汉各1
缫丝97手工与机器生产并存38392上海8;广东88:烟台1
轧花4引进外国机器设备78750上海3;宁波1
棉纺织2引进外国机器设备240000上海2
火柴11手工生产37745上海1;广东3;其余分散各地
面粉3手工与机器生产并存13333上海、天津、北京各1
印刷8手工与机器生产并存12500上海6;广东、杭州各1
造纸2引进外国机器设备118750上海、广东各1
榨油2手工与机器生产并存10000汕头2
电灯1引进外国机器设备”50000广东1
小轮航运5引进外国机器设备140000上海2;汕头2:芜湖1

——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0-12-08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各大洋行中任职买办的广东人远超半数。之后,经营丝业的外国商行雇佣了更多浙江人代替广东人;几乎所有外商银行的中国买办都来自江苏。这种变化反映了
A.江浙已取代广东的经济地位B.江浙的人才优势远超广东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平衡D.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动
9 . 19世纪70—80年代初,安徽池州煤矿、山东峄县煤矿和江苏徐州利国驿煤铁矿等企业,均由私人资本集股创办,但无一例外都拉上“官督商办”的关系。这一做法
A.摆脱了列强对中国煤炭业的控制B.反映了商办企业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C.有助于缓解民族工业的资金困难D.得益于政府放宽了创办实业的限制
10 . 据史料记载,1875 年,中国的进口平均税率为 5.76%,出口平均税率为 10.06%;1885 年, 中国的进口平均税率为 5.75%,出口平均税率为 12.15%。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思想根深蒂固B.推行保护国内市场政策
C.民族工业发展更加困难D.主动参与资本主义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