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经济结构趋于合理B.民族工业分布不均
C.经济主权丧失殆尽D.社会结构逐渐失衡
2 . 19世纪40年代以来,广东对外贸易出现了严重的衰退,特别是生丝出口。19世纪70年代,广东出口的蚕丝大量地在欧洲、美洲和印度等市场销售,广东对外贸易出现了回升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
A.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B.机器使用带来的变革之风
C.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2022-06-01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高三5月考前练笔历史试题
3 . 清代前期,湖州所产生丝质量为全国之冠。1843年以后,湖州生丝主要通过上海出口,销路渐广。湖州生丝因其为手工缫丝而制成,规格不齐,“不合外人机织之用”,故1884年以后,国外销路渐衰。这说明,近代湖州传统缫丝业
A.受到民族工业挑战B.遭到外国资本输出的压制
C.依赖国际生丝市场D.借助上海开埠而享誉国内
2022-04-23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统计表。由此可以推断
时间进品棉纱(万担)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51224.1
1890年108.21556.1

A.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B.外商对华洋布营销策略的失当
C.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D.中国民族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A.“清王朝自救运动”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D.“民族工业的春天”
2020-11-11更新 | 117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历史(三)
6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2020-06-01更新 | 509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7 . 在1874~1894年的20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由6080万两上升到8103万两,增长幅度为30%。这一变化打破了自乾隆中期以后一百多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4000万两左右的局面。晚清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A.清政府关税自主改革措施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社会秩序的稳定便利政府征税
2019-11-01更新 | 66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8 . 据统计,1865—1894年中国共有商办新式企业139家,创业总资本约455万两,其中上海有29家,广东有95家,从资本数量来看,上海为244.5万两,广东为184.2万两。这表明当时
A.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
C.新式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D.广东是全国经济贸易的中心
9 . 清政府规定,上海机器织布局生产的布匹在上海纳税后,若运往内地或其他通商口岸,则领取相关单据作为完税凭据,否则须按照传统方式沿途征收税厘。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税法在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的近代企业中得到迅速推广。这有助于
A.上海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B.政府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C.提高民族工业品竞争力
D.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
10 .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着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北京
2019-06-25更新 | 9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0-201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