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0 道试题
1 . 下表是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公司的借入资本及其分析。据下表推知,当时中国(     

年份
垫支资本合计
自有资本
借入资本
金额(千元)%金额(千元)%金额(千元)%资产总值(千元)借入资本占资产总值的%
1916362.2910051.9314.3310.3685.7420.0073.2
19205634.781002936.9152.12697.8747.97067.3838.2
19238436.191002968.1435.25468.0564.88630.7663.4
19258931.591003084.4334.55847.1665.511376.4151.4
A.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B.民族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C.资本市场得到稳健发展D.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开放
2023-09-24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清末,一来华外国商人感叹中国手工棉织业时说到“人民职业之卑贱,穷苦劳工之过多以及生活竞争之激烈,迫使家庭经济之各方面趋于发达…虽外国赖有机器之利益,亦莫能与之抗衡。”材料认为近代中国手工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优势B.独具民族特色,有竞争优势
C.外国经济的冲击未影响到农村D.人力成本低廉,生存压力大
3 . 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
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023-06-10更新 | 7350次组卷 | 38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
4 . 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尤其表现在国人创办或投资近代企业上。如表为19世纪70年代广东人创办或投资的近代企业。创办或投资这些企业(        
代表人物事例
陈启源创办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已用蒸汽锅炉烧水
伍绍荣投资美国人富文的厚益纱厂。集资从旧金山购买机器,聘请英国人担任技师
陈廉川创办了陈联泰机器厂,从香港购买机器,从事轮船修理

A.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B.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C.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D.加快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2023-04-30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近代中国经济区位示意图。这一空间秩序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B.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C.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D.区域经济分工的发展
6 . 1866年,广东商人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1877年1月到9月,发昌机器厂刊登推销小火轮兼及自产的车床等机器的广告,时间长达7个半月,刊登的广告数目达84次。这表明(     
A.求富成为洋务运动的主要目标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C.民族企业具有一定的制造能力D.广告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
7 . 下图为1860—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分布密度图。这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     
A.抵制了列强商品输出B.产业结构比例的失调
C.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D.推动了洋务运动发展
2023-02-2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3届高三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上海开埠后成为进口洋货重要的集散地,每年大量洋货由上海进口再转运至各主要口岸。如图反映了1866—1895年间沪津洋货外贸埠际转运的比重,据图可知,当时(     
A.天津对外贸易逆差显著B.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C.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D.天津对上海洋货转运依赖度高
9 . 如图是1895—1898年晚清各地纱厂及其创办人的情况。据此可推知(     
A.民族工业的布局渐趋合理平衡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巨变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然局限性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急剧扩大
2023-02-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所示为19世纪80年代初《申报》对当时中国招商局集股兴办企业的报道。这些报道折射出(     
时间评论摘要
1882年6月13日《劝华人集股说》“自(轮船)招商局开之于先,招集商股,创成大业,各商人亦踊跃争先,竞投股份”
1882年6月25日《论赛兰格锡矿》(投资者)“视公司股份皆以为奇货可居,往往一股份票出,争先购买”
1883年11月1日《论买卖股票之弊》“凡属公司,自刊发章程设局招股之后,不须一两月而股份全行卖完”
A.政府加强了对股份制企业的扶植B.近代金融体系日益得到完善
C.“实业救国”得到国人热烈响应D.更多民间资本流向近代企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