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和买办占很大比例。这些投资近代企业的地主,大都有某种官僚身份。占比18.3%的商人,也往往有某种“官府背景”,称为“绅商”,“常表面供职于官府,而里面则经营商务也。”这从侧面说明(       
A.自然经济解体程度较高
B.民族资本主义基础薄弱
C.近代企业垄断性质明显
D.民族企业竞争机制完善
2 . 如表所示为19世纪80年代初《申报》对当时中国招商局集股兴办企业的报道。这些报道折射出(     
时间评论摘要
1882年6月13日《劝华人集股说》“自(轮船)招商局开之于先,招集商股,创成大业,各商人亦踊跃争先,竞投股份”
1882年6月25日《论赛兰格锡矿》(投资者)“视公司股份皆以为奇货可居,往往一股份票出,争先购买”
1883年11月1日《论买卖股票之弊》“凡属公司,自刊发章程设局招股之后,不须一两月而股份全行卖完”
A.政府加强了对股份制企业的扶植B.近代金融体系日益得到完善
C.“实业救国”得到国人热烈响应D.更多民间资本流向近代企业
3 . 如表所示为1893~1908年广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业的统计情况。据表可知,这一时期广州的民族工业
行业罐储电力自来水水泥皮革
企业广美香罐头公司粤桓电灯公司广州增步水厂广州士敏土厂广东皮革公司
成立1893年1905年1905年1908年1908年
资本10万两150万两270万两110万两50万两

A.行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B.受到清政府新政的推动
C.普遍属于大机器制造业D.注重满足民众日用消费
4 . 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道“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这说明
A.技术的落后制约广东工业发展B.国人排斥西方机器化大生产
C.近代企业的发展面临严重阻碍D.地方政府极力保护小生产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在大生纱厂连年盈利后,便走上大规模、跨行业的扩张之路。但该厂无论在采用新技术方面,还是在强化内部积累方面,皆缺乏应有的力度,最终因信用风险凸显而被银行团接管。这说明近代民族企业(       
A.生存环境恶劣B.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C.忽视企业信用D.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6 . 1907年,哈尔滨“同记”创业之初就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前边卖什么,后边就加工什么;前边什么好卖,后边就加工什么。这种模式使“同记”的生意越做越大,到1928年其下辖的企业有10余家,是当地最大的商工联合企业。据此可知,哈尔滨“同记”的成功主要在于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注重创新商业经营方式
C.哈尔滨边贸经济较活跃D.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7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民国初年,中国有些地区的乡村手工业在艰难中发展起来。在江浙与河北的部分地区,很多农村织户依据棉花、土布的比价,计算实际报酬后,或出售棉花、减少织布,或采用机纱、改进生产工具。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B.采用机器生产成为共识
C.农民灵活应对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2022-02-28更新 | 5054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仅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投资总额只有470万元,平均每年新增投资额约20万元。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萌芽无力独立发展B.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倾销的挤压
C.封建统治腐朽下的复杂环境D.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021-09-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A.开始陷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产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21-09-24更新 | 11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各大洋行中任职买办的广东人远超半数。之后,经营丝业的外国商行雇佣了更多浙江人代替广东人;几乎所有外商银行的中国买办都来自江苏。这种变化反映了
A.江浙已取代广东的经济地位B.江浙的人才优势远超广东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平衡D.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