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唐朝手工业分布图

图二19世纪下半期中国工业分布图(局部)

图三 一战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分布图

请回答:

(1)比较图一和图二,说明在生产手段方面有何变化?其中图二反映了哪两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2)图三与图二相比,长江三角洲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分布有哪些新变化?

(3)历史学家们曾指出:“中国的近代化首先在江南地区展开绝不是偶然的。”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说出三点即可)

2018-03-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下列三幅图代表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云集上海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图一是1863年上海洪盛碾米厂、图二是1866年江南制造总局、图三是1864年的英商上海总会)。


图一

图二

图三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哪几种性质的近代工业?
(2)简要分析图一、图三企业形成的各自背景,并评价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2018-03-2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题

3 . 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8年瑞蚨祥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瑞蚨祥创办之初可能面临哪些阻碍?

(2)材料二中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在1912年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简要分析其原因。

(3)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4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上海李鸿章轮船招商局
广东南海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
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材料二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瑞蚨祥绸布店(1862年创立)青岛分号1904至1949年经营销售额的变化趋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三种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早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7—1949年期间,瑞蚨祥绸布店经营销售额下降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工业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说明。

6 . 如果你参加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开端。
材料二   

材料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济南某服装企业转变经营策略,积极与欧洲某跨国公司展开合作,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由外商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进行加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每出口一件衬衣,获利0.3美元,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但外商从每件衬衣中获利约3美元。
(1)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
(2)根据材料二的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请你为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2017-10-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以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走向世界,复兴中华是几代中国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


(1)概括材料一中乾隆帝的“世界观”。
材料二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从“洋务”再到“时务”转变的原因。
材料三“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


(3)从材料三看,说明20世纪20年代初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上分析中国人“世界观”的转变轨迹。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12~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

行业企业名称经营者
面粉、棉纱茂新、福新、中新等公司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酿酒张裕酿酒公司张弼士(华侨)
火柴鸿生火柴公司刘鸿生
卷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华侨)
化工永利制碱公司范旭东
机器制造求新机器制造厂朱志尧

材料三下图为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政治影响。

(3)出现材料三所示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9 . 建设工业化国家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中出现的新课题。中国近代工业体系从产生、形成到发展完善为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

【材料一】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

【材料二】20世纪初,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和。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西方国家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钢铁、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材料三】三大改造期间,曾有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讲述了作为一个爱国的民族资本家,在旧中国受尽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无法实现兴办工业,救国图强的梦想,又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能有今天。”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A,B,C,D,E分别属于哪种性质的工业?

(2)根据材料二,从生产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以及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2017-04-1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下列三幅图代表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云集上海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

图一:成立于1864年的英商上海总会

图二:建立于1865年的江南制造总局

图三:1863年的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哪几种性质的近代工业?
(2)简要分析这三类企业形成的各自背景,并评价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3)试分析这三类不同性质的企业在此时云集上海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