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比重表

年份鸦片棉纺织品呢绒五金棉花食糖海产品煤油燃料机器火柴其他
186746.121.110.72.47.41.21.62.00.17.4
187741.325.76.62.92.02.22.22.60.411.1
188727.336.22.32.71.41.42.73.71.30.80.40.713.3
189420.632.12.24.60.30.36.03.24.90.70.71.017.8

——据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整理


上表能够反映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进口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2 .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在夹缝中生存的近代民族工业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虽然步履艰难,但大大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请完成下列表格。
阶段时间民族企业发展状况原因
产生1860年至1894年创办300多家,到1894年实存约260家
初步发展1895年至1898年新建万元以上企业60余家
进一步发展1912年至1919年新增企业470余家
日渐萎缩1927年至1949年被侵占、吞并的企业以及倒闭的企业不计其数,所存寥寥无几


①产生原因
②初步发展原因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哪些势力的压迫?你从民族工业历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019-04-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20-1961年间我国每户人口平均数的变化概况每户人口平均数(人)

——改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请解读上图中的信息,在a、b、c、d四个时段中任选一个时段,指出该时段每户人口平均数变化的态势并从多角度阐释变化的原因。(要求:选取的时段明确,变化的态势准确,从多个角度且结合史实阐释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其代表作(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认为,8世纪以前,东西方走在一条大致相同的发展道路上,西方并没有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同时期的英国不相上下,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英国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而中国则继续在集约型的农业道路上发展着。他认为造成这种背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用的是人力和牲畜力,英国用的是机器动力,而机器动力的能源来自煤。煤的产量,英国一个世纪里翻了五六倍。与此相比,长江三角洲远离中国的主要煤产地。所以,英国和长江三角洲在1800年以后出现的大差距或“大分流”是一种历史的机缘巧合。

——摘编自卢汉超《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为什么西方学界热衷唱盛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彭慕兰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整理


表能够反映l9世纪中后期中国进口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