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8 道试题
1 .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的渗透和冲击,打开了中国工业品的市场,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分解,从而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清政府官办和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的近代企业相继诞生。据此可知
A.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当时中国基本上不具备产生近代民族工业的条件
C.贸易发展为民族工业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西方文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生产方式的转变
2 . 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据此可以推知(     
A.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
B.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C.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有反抗性
D.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3 .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A.开始陷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产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21-09-24更新 | 11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中国19世纪70年代经济成分比重示意图。据此可知
A.中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B.中国经济受到外商经济影响
C.中国自然经济主导地位丧失D.西方列强公开进行资本输出
2021-07-18更新 | 12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6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前半期,20多年间,大约出现了百余家民族资本工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起步。以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此期间设立的是
①上海发昌机器厂   ②无锡保兴面粉厂   ③继昌隆缫丝厂   ④大生纱厂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2-03-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普通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渐(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材料二   1872年,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在广东简村乡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南海县志》

材料三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近代我国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当时我国商品“行销于欧美两洲”的兴盛局面不会持久的根源是什么?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并说明开放有何积极意义?
7 . 下表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简表。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方工业化成果已经传入中国B.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具有多样化特征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D.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产生有一定影响
8 . 下列属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是
A.继昌隆缫丝厂B.湖北织布局C.开平煤矿D.安庆内军械所
9 .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有向下沉沦的一面,这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但又有上升的一面,这就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是历史的进步。

——《历史研究》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着中国上升的一面?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民族工业“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2021-08-28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专题1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导学案)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二   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织业与螺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条件):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现代化”的类型及理由。
(2)结合史实分析‘现代化”过程中,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有哪些“转变”?并以史实说明这种“转变”产生的政治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昙花一现”的原因?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后来这些“条件”又是如何实现的?
2022-04-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