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6 道试题
1 . 某班同学计划布置专题展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请结合所学,帮助他们补充和完善。
(1)展览一:主题
为了让观众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含义,同学们设计了有奖问答:下列四幅图片中,哪一个最符合我们的展览主题?答案应为。

A.明朝中后期施复夫妇经营的工场

B.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C.1865年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

D.1919年商人章瑞庭创办的恒源纱厂

(2)展览二:背景
在布置“兴起背景”部分时,同学选用了以下四幅人物图片。请从中任选2个人物,先判断将其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背景”是否合理,再结合史实分别说明理由。

(意)哥伦布

(英)瓦特

(美)爱迪生

(中)张之洞

(3)展览三:历程

第1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        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第4段发展较快的国际背景是资本主义世界陷入        ,第8段终止的时间大致是        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结合国内外背景,概述第2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4)展览四:结语

材料一   他们的作为体现了近代企业家群体在推动工业化的同时推动城市化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用意。卢作孚曾直截了当地提出现代化的目标,荣德生到晚年仍耿耿在念:“中国要富强,非急速变成一个工业化国家不可。”

材料二   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

材料三 数十年间,商务印书馆(注:近代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翻译出版了许多西方文化学术著作,如严复译的《天演论》等;还先后创办了《教育杂志》《少年杂志》等面对不同读者群的杂志。其中创办于1904年的《东方杂志》长期主张立宪,反对专制,曾风行一时。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该展览写一段“结语”,谈谈你对中国民族资本家群体的认识。(不可照抄材料)
2020-04-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洋务运动的发展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关系密切,突出表现为
A.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设备
B.全部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为基础
D.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2019-10-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般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东华续录》光绪朝

材料二李福明办有一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面粉厂也被迫停业。

材料三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扎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日本大阪造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和锅炉…已于1887年(光绪十三年)十月运到宁波。

材料四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频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

—摘至《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三所指的企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公司使用的日本制造的机器,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四概括分析此厂频于停业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018-07-0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测试:3.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4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中国民营工业兴起的条件有
①政府的鼓励提倡
②外资企业的刺激
③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西方放松经济侵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9-08-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材料三   从1978到2017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3亿迅速增加到2017年的8.13亿,每年平均净增加1600万人;中国城镇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58.52%,40年平均每年增长1.06个百分点,比同期世界平均增长多0.65个百分点;1980—2017年,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比世界平均增长速度(0.82%)快2.18%。中国顺利完成了世界历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

——摘编自方创琳《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迅速推进的意义。
2019-06-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世纪末,清政府经商部奏请“通饬”安徽省及基地各省各埠设立商会,“以期联络商情,而资保护”。这表明
A.商部在近代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B.清政府逐渐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
C.清政府完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发展商业足以缓解社会矛盾
7 . 十九世纪90年代初,不少官僚地主,既投资新式产业,如棉纺织业,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B.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
8 . 1873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B.得益于清政府放宽对设厂限制
C.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
9 . 1873年,上海《申报》载有“上海虹口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的广告,之后该厂又刊登广告,称“专造大小火轮机器,已经造起数艘,快马如飞……有小火轮出售,由英国来的”。据此可推断发昌号
A.受外国资本控制
B.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已是近代性质企业
D.是洋务派开创的近代民用企业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继昌隆缫丝厂成立于1873年,厂址设在广东南海。

广东是我国蚕丝业中心之一。这里气温高,雨量充足,一年四季都适宜植桑育蚕,每年收茧6次到8次。这一地区素以手工缫丝业兴盛著名,大量的缫丝手工业劳动者散布城乡。他们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娴熟的生产技术。而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南海、顺德、番禺等地是广东手工缫丝业的中心。

材料二从1873年一个叫继昌隆的缫丝厂开始,新式缫丝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发展得十分迅速。……这种发展使广东部分地区的经济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9世纪80年代以来,距离丝厂地区较远的潮阳、普宁,揭阳、庵埠、澄海、嘉应州等地,农民植桑养蚕者也大为增加,以致大片稻田变成了桑园,蚕业收益在农民的总收入中逐渐上升到主要地位。

在继昌隆缫丝厂出现的70年代,日本开始角逐世界生丝市场。……正是在土丝(当时华丝出口仍以土丝为主)与日丝竞争相形见绌的状况下,广东厂丝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出口数量连年上升,成为与日丝顽强相抗的力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

(1)根据材料一,分析继昌隆缫丝厂厂址设在广东南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继昌隆缫丝厂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