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1872年,有官员上奏称洋务派制造轮船“靡费太重”,应“暂行停止”。对此,左宗棠回应“若如言者所云即行停止,无论停止制造,彼族得据购、雇之永利,国家旋失自强之远图。”这说明,左宗棠
A.关注民用企业市场竞争力B.视航运业为洋务发展关键
C.重视国防工业的独立安全D.受到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022-04-21更新 | 819次组卷 | 9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第八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美国史学家瑞恩·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几十年。”这些杰出人物(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生产技术B.创建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D.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
3 . 19世纪中期,面对内忧外患,中国步履蹒跚地迈入了近代社会。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
(1)上述图片反映的事物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其目的是什么?
(2)图一和图二的两家企业,其兴办的最初动机有什么显著不同?
2021-10-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有李鸿章、曾国藩等,只注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与上述信息相关联的是
A.义和团运动B.洋务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2021-08-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写信给友人感叹:“长江通商以来,中国利权操之外夷,弊端百出,无可禁阻”。同治七年李鸿章在奏章中称“西人修约,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盖各国均有保护其民,自理财赋之权.“这些言论表明李鸿章
A.坚持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B.力图建立近代外交体制
C.具有了近代国家主权意识D.对列强侵华无清醒认识
2021-05-18更新 | 267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国际环境来讲,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迫使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要求“自强”。从国内环境来说,农民起义的冲击,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允许洋务派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于是洋务运动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材料二   历史不会忘记,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当时留日中国学生等为骨干组建中国同盟会,毅然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点燃了振兴中华的希望。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1)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
(3)据材料三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12-13高一下·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该观点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该观点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该观点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该观点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021-03-02更新 | 189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8 . 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社会性。右侧漫画(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的纸条粘在墙上)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9 . 某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江南制江总局、轮船招商局、北洋海军”。由此推知,这一节历史课的主题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10 . 太平天国时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B.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C.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D.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2020-12-16更新 | 326次组卷 | 3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