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李鸿章是晚清著名政治家,以下为若干史料记载。如表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吾国以洋务衰也?……至甲午之败,其难辞其咎也。1901年梁启超《李鸿章传》
李鸿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元凶,其“自强”新政过程是中外反革命勾结的过程,甲午战争失败更是其军事上消极抵抗和外交上积极投降所致。1955年胡滨《卖国贼李鸿章》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开创人,有爱国主义之心、民族主义之情,但也有误国之处。2019年陈旭麓著、傅德华编《中国近代人物评论》
A.《李鸿章传》为研究李鸿章的一手史料,其可信度相对较高
B.《卖国贼李鸿章》相对客观公正的评述了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C.《中国近代人物评论》片面强调李鸿章的功绩,具有主观性
D.文献史料体现了作者的主观立场,并受时代发展趋势的影响
2 . 1872年,有官员上奏称洋务派制造轮船“靡费太重”,应“暂行停止”。对此,左宗棠回应“若如言者所云即行停止,无论停止制造,彼族得据购、雇之永利,国家旋失自强之远图。”这说明,左宗棠
A.关注民用企业市场竞争力B.视航运业为洋务发展关键
C.重视国防工业的独立安全D.受到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022-04-21更新 | 817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前期,清朝诗人描写“火轮船”(蒸汽轮船)的各类旧体诗密集出现,黄遵宪、俞樾、何绍基等名家多有题咏。这一现象(     
A.继承传统文学的世俗化趋势B.是“师夷长技”思潮的实践
C.体现中国近代航运业的兴起D.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折射
4 .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在给李鸿章的信中指出:“凡附强不附弱,人与物之情一也,中国与外夷之情一面。以自立.为本,以推诚为用,当可渐为用。”该观点
A.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社会现实
B.说明了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反映了曾国藩的外交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嬗变
D.表明了曾国藩熟谙近代的国际法以及外交原则
2022-01-25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廷在1884年发布谕旨:“至借用洋款,耗息甚多,于国计大有关系,嗣后无论何项需用,概不得借用洋款,以重帑项,将此谕令知之。”清廷此举
A.体现了自力更生的治国思想B.符合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潮流
C.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不足以应对近代中国的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