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面所示为洋务企业数目分布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在南方的优势较明显B.军事工业推动民用工业发展
C.洋务企业发展受地理因素影响D.湖北省近代化发展水平最高
2 . 1876年3月,轮船招商局花费222万两白银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后来因与英商太古公司竞争,使太古公司半年少赚取利润10多万两,之后与太古公司议和,仅1878年轮船招商局就获利76万余两。这一现象表明
A.西方列强减少了对华的资本输出B.中国近代航运业走出了困境
C.洋务企业一定程度分割了洋商利润D.清廷大力扶持民族工业发展
3 . 李鸿章认为:“进口新式150马力的轮船,只要十几万两银子,江南局制造的旧式50马力轮船,仅正本费和薪金就要30万两银子。”由于“造船不如买船”,1885-1901年江南局片帆未造。材料表明
A.进口新式轮船价格十分低廉B.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有所增加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技术落后D.部分洋务企业在竞争中处劣势
2021-05-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洋务运动期间,福州船政局、广东水陆学堂、黄埔鱼雷学堂的学员除学习外文、天文、医学、化学、军械学算学、测绘、地图学、各国战史之外,还要用大量的时间诵习“四书”。这表明洋务运动
A.视学习西方科技为救国之本B.改变了国人兴办教育的理念
C.使西学成为近代教育的主导D.尚未突破传统价值观的束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末湘系大员刘坤一曾指出:“今中国轮船,非招商局不可,虽许他人合股,其权操之局员,是利在数人而不在众人。藏富于民之道,亦似不如此。”其体现的主旨是
A.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保护洋务派的垄断利益
C.抵御外国资本的经济渗透D.解决军工企业运输困难
6 . 雍正时期,清廷限制各地开矿,垄断了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1872年,李鸿章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设法劝导官督商办。清政府采纳其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这种变化反映了
A.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B.工业文明冲击农业文明
C.自然经济出现解体的征兆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7 . 1894年,华盛纺织总厂投产之后,李鸿章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A.反对在传统手工业领域发展近代机器生产
B.保证洋务派企业在民用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C.通过限制生产规模抵制外商企业的经济渗透
D.满足帝国主义通过在华投资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72年底开业营运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以西方股份制企业为学习对象的新型股份制公司。它是通过向民间发行股票(当时亦称“股份票”)“招商集股”方式筹集资金,进而兴办起来的。此后十几年,这种性质的企业增加到了几十家,绝大多数都以上海为中心募集资金和买卖股票,公司的股票可以买卖转让,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正如时人所说:“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虽其中亦有成与不成之分,然其一变从前狭隘之规则。”这批股份制公司的出现,标志将中国经济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摘编自朱荫贵《近代的第一批股份制企业》


阅读材料,概括一个有关中国近代股份制公司的特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对该特点进行阐述。

9 . 1873年,船政大臣沈葆桢改变福建船政局的经营方针,增加其商业性,将部分军舰改造为商船,这一计划得到总理衙门的同意并实施。这一举措旨在
A.使军事建设服务于社会经济B.增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能力
C.缓解生产经营费用不足的局面D.推动军事工业向民用工业转型
10 . 据清末某官员记述,自1888年漠河金矿创办运行,“时不过二年,骤能如此其盛,若沿边一带,矿务渐次开拓,商务即可渐饮腾茂,星罗棋布。边境虽虚,何尝不可借开矿招商而实之哉。”这表明了当时
A.鼓励实业的政策成效显著
B.官办企业促进了商业繁荣
C.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D.开办漠矿有利于巩固边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