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在清政府扶持下出现的
B.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下创办的
C.是洋务派创办起来的
D.是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2 .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2019-01-30更新 | 1948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5届福建德化一中安溪一中高三9月摸底历史试卷
3 . 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第三卷        (1865—1895)
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
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A.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5 . 1873年,上海《申报》载有“上海虹口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的广告,之后该厂又刊登广告,称“专造大小火轮机器,已经造起数艘,快马如飞……有小火轮出售,由英国来的”。据此可推断发昌号
A.受外国资本控制
B.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已是近代性质企业
D.是洋务派开创的近代民用企业
6 . 1883年,《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
A.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B.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
C.兴办实业热潮迅速掀起
D.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
7 . 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表》(单位:万两)所含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
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
1849328177%96923%4250100%
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
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商税、各项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A.中国开启近代化的进程
B.政府财政收支失衡
C.中国传统产业陷入困境
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8 . 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棉花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A.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9 . “在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发展过程中,商人购买洋船后(或者与洋人合伙购买),多托洋行出面,领承舟船牌行驶,主要是为了避免报捐交税”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受到列强压制,不能独立发展B.对列强在资金、技术上具有依赖性
C.借洋人势力,避免封建势力压榨D.最早出现在轮船航运业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一览表(单位:英镑)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生丝数量一览表(单位:万镑)

材料二 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厂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资;器、绸If、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材料三 1905年,清政府奏准《出洋赛会章程》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商部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商部在博览会会场设立事务所,经理华商与会有关事务,向华商提供各种帮助……1910年6月,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正式开幕……共设农业、医药、教育、工艺、武备、机械、美术等9个展览馆和一个劝工所。另设暨南馆1所,陈列南洋各埠华价之出品;参考馆3所,主要展出外国产品。

——《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该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为我们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政策与鸦片战争前有什么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