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创造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实业救国的具体体现B.属于资本主义工业
C.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2021-04-17更新 | 355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近代某企业“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该企业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2019-09-19更新 | 902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同步练习
3 . 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对上述史实的分析,正确的是
A.美国大规模的资本输出为加工业提供了可能
B.发昌机器厂设厂之初的性质仍属于传统手工业
C.集中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实业救国思潮
D.发昌机器厂的创办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4 . 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在清政府扶持下出现的
B.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下创办的
C.是洋务派创办起来的
D.是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   (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三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当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6 . 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是
①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②上海发昌机器厂
③上海轮船招商局
④继昌隆缫丝厂
⑤湖北织布局
⑥贻来牟机器磨坊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⑥
2018-02-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同步练习
7 . 某学习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016-12-12更新 | 17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2013·上海·高考真题
8 . 1872年,“机器缫丝(厂)创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材料中的缫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A.北京附近B.广州附近C.西安附近D.成都附近
9 . 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间出现了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集中在机器制造领域
B.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
C.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
D.大多在沿海开放口岸
10 . 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
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