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据统计,上海原有工厂4050家,至1946年底,倒闭3160家,其中民营工厂倒闭3/4;工厂开工,1947年仅为平时的2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营不善B.美国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挤压
C.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失败D.战争使上海经济中心地位丧失
2023-02-13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中华民国三十年重庆5家政府企业产品的产量统计情况(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种类大炮步枪炸药包飞机炮弹地雷手榴弹
数量526门33000支20000余个40多架6万多发38000个45000颗
A.活跃了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B.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C.为持久抗战提供了有力支撑D.冲击了官僚资本的地位
3 . 从1944年开始,中国经济学界围绕经济建设路线展开讨论。有学者认为:中国不能追随英美自由经济路线,也不能效颦苏联的计划经济路线,应当综合英美和苏联双方的宝贵经验,创造第三条路线。受此影响,国民政府
A.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C.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D.大肆出卖国家经济主权
2022-05-31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诊断预测卷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1832年怡和洋行成立,由两名英国人在中国广州创办,从事贸易活动。
2林则徐禁烟时,怡和的创办人游说英国政府与满清开战,力主取得香港作为贸易据点。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
31876年怡和洋行在上海兴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之后安装了中国第一部电梯和引入各种机械及工4业设备。投资业务逐渐多元化。
419412年以后,怡和洋行总部设在上海。
51941年后,怡和洋行被日本三井洋行强行接管,1946年恢复营业,业务日衰。
6上海解放初,怡和洋行生意日渐冷落。
71949年后,怡和在中国大陆的大部分资产被收归国有。1954年,怡和在中国国内最后一家办事处关闭,公司总部迁回香港。
81961年怡和首次在香港上市,获超额认购50多倍。
91984年,怡和将公司驻册地点由香港迁往百慕大,并在1990年代初将公司及旗下多家子公司的上市地点从香港移至新加坡或者伦敦。怡和在1997年前转移重心离开港九。
10至今怡和洋行在香港仍有相当的业务,属下子公司包括:置地、牛奶公司、文华东方酒店、怡和太平洋、怡和汽车。投资的业务包括有:建筑、地产、航运、零售.投资银行、酒店、保险等等,员工总数超过十万。

——摘编自刘诗平《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怡和洋行的发展”,就整体或任意一个历史阶段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合理,表述清晰)
2022-04-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四川广元大华纱厂诞生于全面抗战的烽火之中,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难的时候,书写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传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3年,实业家苏汰余与徐荣廷投资组建“裕大华”纺织集团公司,并在石家庄创建大兴纺织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棉纱不断冲击中国市场。1934年,时任大兴纱厂厂长的石凤翔提出向西部发展的思路,筹建西安大华纱厂(大兴二厂)。该厂在1937年第二次扩建,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19391011日,纱厂第一次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万元,一度被迫停产。194156日,纱厂再遭日机轰炸。经考察,石凤翔在四川广元建立了大华纱厂,并将西安大华纱厂较好的动力设备和纱机拆迁,运往四川广元。

材料二   广元县志记载,193910月,石凤翔修建西安大华纷厂广元分厂,简称广元大华纱厂。大华纱厂的防空洞依山势南北走向而建,可容纳约2500人。为躲避日机轰炸,大华纱厂的全部机器设备都安装在山洞内。大华纱厂成立了大华联运处,统一管理从美国购买的40辆大卡车。大华联运处除购买汽车外,又购买了120部胶轮大车,用骡马200匹左右,有运输人员140余人。大量的棉纱军需用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战前线。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何广华、何明圆《广元大华纱厂的抗战传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华纱厂的曲折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元大华纱厂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广元大华纱厂发展的意义。
6 . 抗日战争后,国民党政府把滥发纸币当成筹集内战经费的神丹妙药。到1948年8月,改发金圆券时,法币发行额高达6636946亿元,相当于抗战前发行额的47万倍,规定金圆券1元折合300万元的比率收回法币。这一状况
A.强化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B.扩大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
C.导致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D.标志着官僚垄断资本的形成
7 . 阅读下表内容,从中可看出这些“迁移”活动意在
时间大事记
1937年到11月12日上海陷落为止,共有民营工厂146家迁出,除部分厂家因路途受阻遭到损失或被迫滞留外,安全运抵武汉的机械材料共计14600多吨
1938年1月底,迁川工厂联合会在重庆沙利文饭店筹备成立之时,国民政府新设的工矿调整委员会就派出专人到四川各地考察适当的建厂地点,最后选定了两处:一是嘉陵江三峡沿岸的北碚;二是“盐都”自流井、贡井地区
1942年元旦期间,重庆城嘉陵江南岸牛角沱的生生花园,一场名为“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的活动隆重开幕,参与厂商97家(另一说有200余家)

A.改善中国工业分布布局B.以沿海工业带动内地发展
C.保护官僚资本主义经济D.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资基础
2022-01-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1943年,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指出:“经济建设要以计划经济和社会立法使每个国民的生活与生存都有保障,务必做到‘资本国家化,享受大众化’之目的”。蒋介石提出“资本国家化”意在
A.发展官僚资本主义经济B.打造公有制的经济基础
C.国家的资本实现大众化D.激发军民抗战的积极性
2022-01-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48年11月,中共旅(顺)大(连)地委在币制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颁布《货币改革实施细则》,并设立102处兑换所,同时深入群众逐户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妥善地处理了群众关心的债务和物价问题,改革历时七天顺利完成。这
A.体现了中共高效的城市管理能力B.建立了健全的财政制度
C.奠定了辽沈战役胜利的经济基础D.保证了财政收支的平衡
10 . 如图是抗战时期四川农民购买力指数表,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农民实际收入呈现持续增长之势B.资源短缺加剧四川农村经济凋敝
C.粮食价格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D.日军经济掠夺是变化的直接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