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钱理群在《1948: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民国某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A.官僚资本彻底崩溃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资本迅速发展D.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2 . 1938年初,国民政府颁布多部法规,要求将每一工厂、商号、银行、钱庄都纳入到同业工会内,又将每一同业工会纳入当地商会内。这些法规
A.抑制了官僚资本膨胀
B.挫败了日军经济掠夺
C.防止了国民经济崩溃
D.积聚了抗战经济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2019-01-30更新 | 2098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成效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培优班)
4 .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B.解放战争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016-11-27更新 | 355次组卷 | 3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竞培中心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