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2019-01-30更新 | 2346次组卷 | 5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二中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合历史试题
2 . 1945年,十四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据史料载,到1946年底,迁川工厂联合会的390家会员厂仅存100家,而开工者只有20家。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挤压B.美国经济大力渗透
C.封建官府的排挤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3 . 如表为日本设立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联银”)分行城市表。“联银”从事普及“联银券”,要求群众手中的法币必须兑换价值极低的“联银券”等伪钞。日本设立“联银”的目的在于
分行名称
设立年份
天津
1938
济南
1938
唐山
1938
烟台
1938
青岛
1938
石家庄
1938
太原
1938
山海关
1938
分行名称
设立年份
新乡
1939
运城
1939
徐州
1939
秦皇岛
1939
临汾
1939
开封
1939
海州
1939
A.强化战时物资管制B.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C.转嫁负担以战养战D.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20-21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是1936—194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价值各国所占比重表(各时期各国总计为100)对其变化的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
年份香港日本及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其他
19361.916.619.611.715.91.90.132.3
19471.81.750.16.91.20.338.0

(说明:1936年台湾地区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
A.两极对峙、西欧的衰落B.中美新商约签订
C.西欧的衰落、苏联崛起D.国共内战的爆发
2021-04-21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考后强化历史试题(山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