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则材料说明民族工商业所受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B.外国资本C.封建官府D.地主阶级
2021-12-04更新 | 123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3-2014年河南灵宝市第五高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2 . 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法令规定:各活期存户只能按照其存款金额每星期提取5%,但每星期至多以提取法币150元为限;各工厂、公司、商店及机关为支付工资及与军事有关的用款,则另行规定。材料表明
A.经济大危机冲击了中国经济B.蒋政府对革命根据地实施经济封锁
C.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加强D.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来聚敛财富
3 . 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①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
②日本全面侵华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 .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国民政府这样做的意图是
A.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为坚持抗战提供经济支撑
C.加强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日本
2018-03-23更新 | 13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3-2014年河南灵宝市第五高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6 .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年产量曾达27万吨。但自1934年后年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仅16万吨,1948年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艰难、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有
①资金少,技术力量弱,产品竞争力差
②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
③日本的经济掠夺
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