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53~1955年我国私营商业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项目
1953195419551955较1953年减少(%)
从业人员(万人)60844639035.8
商品销售额(亿元)223133.8120.146.1
资本额(亿元)19.214.210.147.4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B.国家对不法商贩的打击
C.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巩固
2 . 作为打击投机资本、维护市场稳定、遏制物价飞涨的重要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根本政治意义在于(     
A.稳定物价,恢复经济B.镇压反革命维护社会稳定
C.赢得民心,巩固政权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3 . 下图所示是名为《工业学大庆》的宣传画。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B.彰显出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C.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2022-12-1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卷 (二)
4 . 下列两幅图所示的内容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工农业生产总产值的情况。这说明该时期(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来源B.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大跃进”运动成效显著D.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效显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提取如图宣传画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6 . 如图为《红色钢城百年印记》云展厅展示的人物简介图片。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A.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B.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D.国民经济恢复成就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50年1月,政务院颁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提出要整理全国各地税政、税种、税目和税率不一致的状况,在短期达到全国税政的统一。“要则”的颁布旨在(     
A.稳定全国的物价体系B.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C.确立个人所得税制度D.实施“一五”计划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很弱。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只占1/5,在工业资本中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缺少重工业的基础。1952年,我国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但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也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上升40.6个百分点。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1218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9 . 1957年底,中国职工人数达到2451万人,比1952年增长55.1%,职工平均工资也比1952年增长了42.8%。这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和发展B.农业集体化取得明显成效
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10 . 如图为新中国1953年发行的《把更多的钢铁送到祖国建设的最前线》宣传画。该画(     
A.说明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伟大成就B.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即将完成
C.再现了经济领域的生产跃进场景D.倡导了积极建设国家的社会风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