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7-18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料实证——“一五”计划的特点)在“一五”计划的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这一分配方式说明我国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B.“左”倾错误滋生
C.重点推行公私合营D.优先发展重工业
2 . 史料是以往人类思想与行为所遗留之陈迹。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个体手工业者加入合作社
B.商业界开展社会主义改造
C.工业落后面貌已开始改变
D.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确立
2017-06-3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必修二第三、四单元综合练习
3 . 据统计,1955年全国职工提出53万多件发明、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实施的有23万多件,仅其中6万多件全年节约和创造的价值就达9000多万元。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群众性劳动竞赛运动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D.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
4 . 建国以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领导人对经济体制的调整进行了积极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陈云是“一五”计划的设计师,其经济思想,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他在中共八大中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到了80年代,在陈云的设想中,社会主义经济是一只鸟,政府则是关着鸟的笼子。如果没有鸟笼,鸟儿会飞走,经济体制也会分崩离析。当鸟儿长大时,笼子也需要变得更大些,让鸟儿享有更多的空间与自由。他的混合式社会主义经济思路促进了市场机制和私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合法化。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幸运的是中国很快重新找到了回归市场体制改革的道路,到90年代末,一个生机勃勃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在中国运转。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巩固了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并扩大了在经济全球化中所起的作用。

——以上材料摘编自(英)罗纳德·科斯《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1)据材料一,概括陈云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经济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价值。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90年代以来中国“回归市场体制改革”的重要表现,并分析其有利条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61岁的原古城老居民郭承志珍藏着一张1956年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发给的“公私合营股票”,上面写着:“兹有照相业私方郭兆仁于1956年1月向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投资,经资产估价定股为人民币四千三百六十元九角七分……由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按季付息,特此凭证,发给投资人郭兆仁”。此股票的历史价值在于其见证了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新中国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
D.新中国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