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生产资料服务公司成立。它的功能是承办信托服务、组织推销积压物资,以及代购、代销、代加工、代托运和调剂余缺等业务。在经营期间,共处理积压物资3亿多元,代办各类物资1亿元。该公司的成立(     
A.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改变了工业物资匮乏局面D.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0~1952年我国国营经济所贡献的财政收入。下表可用于说明,当时我国(     
年份贡献的财政收入(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195021.7533.4
195159.7447.8
1952101.0158.1

——据《中国财政通史》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B.具备较好的经济发展条件
C.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D.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断高涨的政治认同表现在农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政治热情、对乡村政权的积极参与、对农业生产的不断投入等等方面。在他们看来,新国家不是别人的而是属于自己的,“家”和“国”已经融为一体。促成这种“政治认同”的运动(     
A.最终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使土地由私有变为了公有
C.夯实了工业发展的基础D.通过赎买确立了国营经济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的欧洲,地图集出现并流行。法国很快成为制图业的重要国家。进入17世纪,制图开始系统地服务于主权的建构。以民族国家为绘制单位的地图,时常在外交谈判中作为一种历史依据和参考手段。随着1666年皇家科学院与巴黎天文台的先后成立,政府性的职能机构与学术团体开始主导制图的实践,测绘成果的应用也成为国土勘界、调查与空间规划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内的大型制图计划,在国外则往往构成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扩张与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改编自于京东《近代法国的地图出版与媒介文化变迁》

材料二   康熙初年“疆域错纷,幅员辽阔……”,统治者因此迫切需要一份准确、详细的全国地图,为治国理政提供参考。对西学有浓厚兴趣的康熙皇帝决定任用传教士采用西方测绘方法,绘制全国地图。1708年全国性实地测量正式开始,到1717年,除新疆及西藏部分地区外全部测量工作结束,朝廷将实测资料编绘成总图,即《皇舆全览图》。这是我国最早根据广泛测量绘制的大型地图,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改编自姜倩倩《西法中用为舆图》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急需开展大规模的全国基础测绘。1950年5月成立总参测绘局,统筹全军测绘工作,“测绘供应国防建设必需的全国精密地形图,并承办人民政府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测绘业务,有计划地完成全国测绘任务”。1956年国家测绘总局成立后,两局分工实施全国基础测绘,全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进入全面推进时期。到1975年全国第一代1:2.5万、1:5万、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除台湾省、南海诸岛和边界争议地区外均已完成,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

——改编自《中国测绘史)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法国与康熙时期清朝制图业发展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地图测绘事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第一代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成功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包括物理学数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四个学部。各学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国际科学发展趋势,制定《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相继组建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学部的组建(     
A.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B.体现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C.推进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需求
6 . 1950年,我国出台了《汽车工业建设计划草案》,计划四年建成长春汽车制造厂。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1953年,中共中央指示“责成各有关部门对长春汽车厂的建设予以最大的支持,力争三年内完成”。长春汽车制造厂建设速度加快,1956年建成投产。该厂建成投产表明
A.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一化三改”助推工业化建设
C.国家组织能力的强大D.苏联政府提供大量无偿援助
2022-05-13更新 | 484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等级考模拟(六)历史试题
7 . 1962年,中国政府首次从西方国家引进了一批成套设备。1962年至1965年,中国先后与日本、英国、意大利、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典、荷兰等国签订了80多项工程合同,用外汇2.8亿更元,其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B.西欧和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C.欧美结束对我国的经济封锁D.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8 . 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1951年下半年起,用3年时间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普遍的整顿,在全体党员中进行一次关于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八项条件、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教育,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的教育。此次党的整顿运动意在
A.推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适应工业化建设的要求D.确立共产主义奋斗目标
2022-05-13更新 | 323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等级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9 . 1960年3月,毛泽东代中央起草批示,将鞍钢实行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作“鞍钢宪法”,要求在工业战线加以推广。这一做法
A.加剧工业领域的“大跃进”B.导致工人劳动积极性下降
C.有利于促进国营工厂生产D.纠正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022-05-11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5月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格局


——据王军等《千年未有之变局: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脉络特征与启示》

材料通过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化,揭示了我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若干特征,请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出至少一个发展特征,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04-21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贵港、钦州、玉林四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4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