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创建以井冈为中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在毛泽东领导下,工农革命军首先在边界各县进行了打倒土豪劣绅、发动群众的游击暴动,建立县、区、乡各级工农民主政权。1928年4月,毛泽东总结根据地群众工作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对团结人民和瓦解敌军起到了重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简析其创建的意义。

材料二   1940年,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在政权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到1941年,边区18个县的选举中,共产党员平均只占19.8%,国民党员占4.9%;无党派人士占75.3%。其他敌后根据地也都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普选。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三制”的特点。

材料三   1952—1956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简表

年份

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0.1%

7%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2—1956年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产生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3年,杭州蔬菜缺口约2370万斤,到1957年,杭州蔬菜产量却达到了243万担,不但可以满足本地需求,甚至还可以大量运往其他城市。杭州蔬菜供应状况的改善主要得益于,该时期(     
A.国民经济的恢复B.财政经济的统一
C.生产关系的调整D.物价的基本稳定
2023-06-01更新 | 57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B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市从和平解放之日起就开始着手农业生产的恢复工作,建立了生产救灾办公室。1950年11月,北京市委提出畜力、农具互助合作之外,应“试办土地入股合作社”的设想,年底发动爱国增产运动。1952年,北京市召开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在推广农业信贷措施的同时,北京市还结合农贷大力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率先确定了先普遍推行牲口保险,重点试办棉花保险的方针。

——摘编自范明《新中国初期北京市农业政策述评》

材料二

图1 949-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变化                                                               图2 1949年-2019中国人均粮食粮食占有量

----据王宏广等《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过渡时期北京市农业政策的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
4 . 下表所示为中共八大决议概要(部分)。这反映出当时(       

领域

概要

经济

总结经济建设经验,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政治

创新党的领导制度,加强党的集体领导,设立中央书记处以实现决策权与执行权的相对分离

文化

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强调对西方先进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秉持兼收并蓄的态度,创新发展

A.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中共八大的主题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得到全面贯彻D.中国共产党全方位探索中国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复工的国营企业通过劳动竞赛,工人的劳动热情不断增强,纷纷要求自动延长工作时间或周末义务加班,以增产支援前线。工人的竞赛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推动了国营经济的发展。以国营上海电机厂为例,19491952年,该厂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效益折合人民币(新币)依次为6213元、14115.8元、15140元、2672.2元。如果以1949年劳动生产率增长倍数为1,则19491952年逐年增长倍数依次为12.282.444.30。产品成本降幅明显,1952年相比1951年降低幅度为23.79%。产品总产值增长猛烈,19491952年产品总产值历年分别为9195万元、525.28万元、694.94万元、2449.46万元。

——摘编自刘岸冰《19491956年上海国营工业企业劳动竞赛研究》;游正林《社会主义劳动范式的形成(19491956)——基于对劳动竞赛推进过程的解读》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以“劳动竞赛”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6 . 下表的数据源自1951年4月6日,政务院通过的《关于1951年国营工业生产建设的决定》。该决定(     
产品在1950年基础上增长投资在1950年基础上增长
29%重工业52.2%
钢材32%燃料工业19.9%
化肥122%纺织工业16.2%
10.8%轻工业6.2%
发电量21%资源调查勘探3.1%
A.导致了经济结构比例的失调B.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基本符合新中国的客观需要D.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2023-02-14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51年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向私营出版社进货1810万册,共计730亿元;1952年增加到2357万册,共计1131亿元。一年间图书册数增加30.2%,总金额增加54.9%。这一举措旨在(     
A.促进私营出版业恢复和发展B.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
C.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2023-02-13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军费开支占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1950年仍占41.1%。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国家的管理机构相应增加,行政人员也随之增加。在广大的新解放区,人民政府对于一切不愿抵抗的旧军队与旧人员采取一律包下来的政策,因而增加了大量的脱产人员。到1950年3月,连同老解放区在内,全国脱产的军政公教人员有近900万人,他们的生活需要政府给以保障,这在财政上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此外,需要拨出大批粮食、物资救济灾民和失业工人、知识分子,争取不使一个人饿死,以安定民心。还需要拨出一定的经费进行必要的经济恢复工作,如抢修铁路、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1949年全年支出军政费用、救灾费用及抢修铁路等经费,共达567亿斤小米,比当年财政收入303亿斤小米高出将近1倍。

材料二   1949年4月、6月、8 月,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分别颁布金银和外币管理办法,宣布禁止金、银、外币自由流通,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收兑。同时,在各地发动群众开展反对用银元、黄金和外币进行黑市投机活动的斗争。此外,各地还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取缔非法信用机构,将私营行庄业务置于国家银行控制之下。1949年7月,决定成立全国统一的内外贸专业公司,以统一集中掌握与调运物资,加强在市场斗争中的力量。1949年10月间出现的第三次物价大波动势头最猛,投机资本极为猖獗。对此,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陈云主持,组织金融、贸易、财政各部门的力量,精心安排,展开了有力反击。依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条中“建立国家预决算制度,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范围,逐步平衡财政收支,积累国家生产资金”的规定,着手编制1950年全国的财政收支概算。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规定这项公债在1950年内发行两期,每期发行1亿分,以实物计算,年息5厘,分五年还清。从1950年6月开始,统筹兼顾,五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当代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建国前后我国财政负担沉重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前后我国解决财政困难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2-11-27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当开始意识到“大跃进”灾难的严重程度时,国家采取了紧急措施,2000多万在“大跃期间进入城市的人返回农村。紧接着这个庞大的重新安置工作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把城市居民固定在其目前的工作单位里。于是,企业成了职工的无所不包的单位,要提供住房、医疗、娱乐、配给食品和养老金等。政治教育和其他政府政策要通过企业来影响职工,并与农村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相结合。这一举措(     
A.拓宽了社会流动的渠道B.彻底消除了“大跃进”后患
C.推动城市管理趋向开放D.加剧了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
2022-11-27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劳动最光荣

材料1950-1955年《人民日报》有关社会主义劳动观的社论、报道标题摘录(部分)

1950年3月23日《翻身农民情绪高、起早搭黑忙积肥》
1950年4月16日《劳动换来光荣》
1950年4月22日《河北满城劳动模范宋洛学当选县府委员》
1951年4月13日《郑州私营华昌营造厂把头残酷剥削工人,郑州市人民法院己依法处理》
1952年4月29日《湖南机械厂工人改进操作方法提高生产率》
1952年5月1日《迎接劳动人民的世纪》
1953年12月20日《李顺达积极宣传总路线并带头出卖余粮》
1954年1月16日《安装机器比参加儿子的婚礼要紧》
1954年2月7日《首都九十二个厂矿完成或超额完成上月计划》
1954年7月4日《劳动是光荣的事情,努力劳动才会有荣辱》
1954年7月17日《向学生家长积极进行劳动光荣的教育》
1955年3月11日《重庆市许多劳动妇女光荣地加入共产党》

根据材料,评述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劳动观的宣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